李达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前提问题的反思及其重要启示.pdf

李达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前提问题的反思及其重要启示.pdf

ID:54127410

大小:1.00 M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29

李达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前提问题的反思及其重要启示.pdf_第1页
李达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前提问题的反思及其重要启示.pdf_第2页
李达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前提问题的反思及其重要启示.pdf_第3页
李达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前提问题的反思及其重要启示.pdf_第4页
李达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前提问题的反思及其重要启示.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李达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前提问题的反思及其重要启示.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湖北社会科学2015年第4期·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李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题主持人:汪信砚李达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前提问题的反思及其重要启示赵士发,李亮华(武汉大学哲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摘要:李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前驱之一,在其毕生从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事业中,李达反思和解决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面临的一系列基本的理论难题。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要解决的第一个前提性问题,就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问题,具体而言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遍性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特殊性之间的矛盾关系问题。这一问题不先行解决,马克思

2、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就成问题。李达在自己的理论工作中,较早地反思和解决了这个前提性问题。李达的卓越贡献,对于我们进一步推进当代中国及未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启示和借鉴意义。关键词:李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前提中图分类号:D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477(2015)04-0004-06在当代中国学界,不少学者将李达在马克思主问题为中心,考察李达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个基义中国化过程中的贡献限定在实践领域,即认为李本的理论前提问题的反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达主要是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者

3、,而没有提问题包括何为马克思主义、何为中国实际、中国自觉地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进行过系统地思为什么需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普遍性与中考,从而李达没有形成他自己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国实际的特殊性结合何以可能与如何可能等等。在化的思想。这种似是而非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不理论上要解决的第一个基本的前提性问题,就是普用说李达在不同的译著与论著中明确地就马克思遍与特殊的关系问题,具体地说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主义中国化的关键问题进行过论析,单就理论与实理论的普遍性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特殊性之间的矛践之间的关系而言就足见这种观点的缺陷。李达的盾关系问

4、题。这一问题不先行解决,马克思主义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决不是什么盲目的实践,而国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就成问题。李达在自己的理是一定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虽然他没有以专著和论工作中,较早地反思和解决了这个前提性问题。论文的形式集中论述过自己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遍性思想,但在其一生的理论工作中,鲜明地体现出他自从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以来,学术界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深刻反思。本文主要以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否适合中国实际一直是存在作者简介:赵士发(1973—),男,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亮

5、华(1989—),女,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基金项目:国家社科重大课题“李达全集整理与研究”(10&ZD062)、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当代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NCET-13-0447)阶段性成果,受中央高校科研基本业务费资助。·5·着巨大的争议的。人们在理论上就马克思主义中国的前提问题。如果马克思主义本身不具有普遍性,化可能性问题展开了多次论争,其中,最为典型的只是一个如有些反马克思主义的人所言的适用于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早期发生的马克思主义同西方社会发展的地域性理论,那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反马克思主义的三次

6、论争。第一次是与胡适为代表化在逻辑上就成了问题。李达准确地把握到了马克的改良主义的论争;第二次是与梁启超、张东荪为思主义中国化可能性问题的实质,那就是马克思主代表的假社会主义的论争;第三次是与江亢虎为代义理论是否具有普遍性,并从两个方面论证了这种表的无政府主义的论争。这三次争论的共同焦点,普遍性。在实践上就是当时人们普遍关注的中国向何处去首先,李达通过考察社会革命的规律和目的论的问题,它反映到理论上,其实就是马克思主义中证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性。李达说:“欲研究目前的国化是否可能的理论问题,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究竟中国能否应用马克思学说改

7、造社会,首先要晓得马适不适合中国国情的问题。对这一问题,胡适、梁启克思所说的社会革命究竟是什么?究竟怎样实现?超、张东荪、江亢虎等这些在当时思想理论界赫赫究竟在什么时机实现?”[1](P203)李达从唯物史观所揭有名的人物,是持否定态度的,他们认为马克思主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入手,阐明了马义不适合当时的中国国情。克思所言的社会革命的深刻内涵。在他看来,社会以陈独秀、李大钊、李达、蔡和森等为代表的中革命是社会基本矛盾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即社会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们,从理论上积极回应了反马革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与当时的生

8、产克思主义的挑战,论证了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国关系发生尖锐矛盾的产物。社会经济基础的改革必情,中国应走俄国革命道路的主张。其中,李达的论然会引起上层建筑或快或慢的改变。因此,社会革证是极富代表性的。李达在《马克思学说与中国》一命就是使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