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09862
大小:418.50 KB
页数:74页
时间:2017-11-11
《闽南语儿童诗歌欣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閩南語兒童詩歌欣賞前言何謂「台灣童謠」閩南歌謠之美囝仔歌的演進囝仔歌的分類向陽的閩南語童詩欣賞資料出處前言台灣囝仔詩歌─是利用兒童在遊戲中隨口喊出的口語,或對景象的觀感,或是心裡的夢想、想法等題材而創作出來的。內容包羅萬象,包含天文、地理、歷史、生活、民俗、語言等等,都會在「台灣囝仔詩歌」中出現。囝仔歌本身因為有押韻,除了可以朗誦,也可以以歌謠的方式呈現,所以吟誦「台灣囝仔詩歌」可說是學習閩南語中最有趣的一項活動。何謂「台灣童謠」台灣歌謠是以「台灣」為特定對象。簡上仁先生提出台灣童謠應具備的三個要素:1.台灣風─必須富有台灣的本土氣質和傳統精神。
2、2.民俗性─必須是民眾的集體創作,且具有在民間流傳久遠,沿襲成性的事實。3.念唱性─必須是可詠唱的歌或唸誦的謠。閩南歌謠之美閩南語童謠最大的特色在於逗句(押韻)之美,除此之外,還有許多令人喜愛之處:1.豐富性2.純真性3.驚人的想像力一、豐富性閩南語童謠絕大部分來自農業社會,其題材內容十分豐富,內容包含天文、地理、節慶、時令、動物、植物、礦物、宗教、信仰、神鬼、親友、特產、飲食、數學、歷史、生物、語文及做人處事和社會關係等,食、衣、住、行、育、樂幾乎全部包含。二、純真性閩南語童謠將兒童那分赤子之情表露無遺,所以在童謠中都是「真心話」,例如有關對財
3、富名位的羨慕、對神鬼的敬畏、對長輩的尊敬或因不耐煩而反諷、對美食的需求、重男輕女的偏見、對自以為不起階級的戲弄和反叛、對某些事物的偷窺、對貪婪者的嘲諷、對小動物的憐憫、對身心缺陷者的嘲諷、對傳統倫理和習俗之遵守和懷疑,及對不聽話的人之不耐和教訓等意涵。三、驚人的想像力任何一件文學作品都必須有想像力,而兒童文學尤其如此。至於閩南語童謠中想像力就更驚人,這些豐富的想像力不但增加了孩童的腦力激盪,也增加了人文觀──萬物與人同類。更可貴的一點是戲而不謔,不失厚道。所以在閩南語童謠中,沒有真正的悲劇和死亡,這都是為著兒童樂觀的心理教育,也是漢民族淳厚之風。
4、囝仔歌的演進---豐富多元的台灣囝仔歌戰前時期(日本攻打台灣前)日治時期(日本統治台灣)戰後時期戰前時期(日本攻打台灣前)---約於民國二十五年台灣囝仔歌在戰前幾乎都是唸謠,這些囝仔歌都是沒有譜曲,用吟誦的方式在民間傳唱。其中,火金姑(螢火蟲)、天烏烏、白鴒鷥(白鷺鷥)就是這種的類型的代表。日治時期(日本統治台灣)在日治時期後期,又出現音樂家呂泉生先生在民國三十四年(西元1945年),寫了一首〈搖嬰仔歌〉由盧雲生先生作詞,這是囝仔歌有旋律化的開始,在這以前並未發現以閩南語譜曲的囝仔歌。戰後時期戰後的台灣囝仔歌,才慢慢把傳統唸謠旋律化。小故事:民
5、國五十三年音樂家施福珍(註1)先生在員林家商教音樂,過著平凡的教書生活。那年的暑假,施福珍先生在宿舍睡午覺,隱約之間聽到宿舍外面有一群兒童的講話聲,因腳被點仔膠黏住了,用水洗腳但洗不乾淨,卻抱怨說:『點仔膠(柏油)黏著腳…點仔膠黏著腳…』,被這句話吵醒了…心想『台灣話講話像唸歌』…於是又加上『叫阿爸,買豬腳,豬腳箍滾爛爛,餓鬼囝仔流嘴瀾。』而這首「點仔膠」成為台灣童謠創作的起點。囝仔歌的分類一.前言二.「台灣囝仔詩歌」以詞語內容來分類,可分成七大類1.搖子歌2.嘲諷歌3.遊戲歌4.謎猜歌5.數字歌6.趣味歌7.敘事歌三.其他代表作品前言閩南語兒歌
6、依照流傳的年代,可以分成傳統兒歌及創作兒歌兩大類。閩南語傳統兒歌:簡單的說,指在臺灣、閩南等地生成,作者多已不可考,並且已經傳誦多時的兒歌。創作的兒歌:指近年來臺灣地區閩南語兒歌作家所創作的兒歌。搖子歌【搖仔搖】、【搖囝仔歌】,這類作品屬於母親的歌,抱小孩時唱的歌謠,表達出長輩對孩子的愛。搖子歌舉例作品一:【搖仔搖】(iau5a2iau5)(拼音採用TLPA音標)原歌-歌詞-搖仔搖仔搖,搖到內山去挽茄,拼音-iau5a2iau5a2iau5,iau5ka3lai7san1khi3ban2kio1,歌詞-挽外多?挽到一飯籬,也好食,拼音-ban2g
7、ua7ce7?ban2au3cit8poo3te7,ia2hau5ziah5,歌詞-也好賣,也好乎嬰仔做度睟。拼音-ia2hau5be7,ia2hau5ho3enn1ann2cere3thoo3cai3。解釋-內山(山上)。挽茄(摘茄子)。挽外多(摘多少)。嬰仔(嬰兒)。乎(假借,借音)=互(會意)=讓。飯籬(盛飯的器具)。度睟(滿月)【睟讀音”祭”】。食=吃=呷(ziah5,jia6)】。語意-這是描述父母親為了生計而出外摘茄子,心裡還掛念著家裡即將滿月的小孩子,由此可見當時父母親照顧小孩子的用心。說明-「搖仔搖」是一首屬於母親的歌,也算一首搖
8、籃曲,歌詞相當多,通常是一再的反覆,此首為施福珍先生詞曲,此曲可讓兒童感受到母愛的溫暖。嘲諷歌此類作品則帶有點諷刺味道,其中較為著名的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