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和雷达教案设计.doc

蝙蝠和雷达教案设计.doc

ID:54080330

大小:3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13

蝙蝠和雷达教案设计.doc_第1页
蝙蝠和雷达教案设计.doc_第2页
蝙蝠和雷达教案设计.doc_第3页
蝙蝠和雷达教案设计.doc_第4页
蝙蝠和雷达教案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蝙蝠和雷达教案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版四年级下《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设计理念:  学生语文能力的养成,不是靠我们老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在自身的阅读实践中不断“悟”和“练”出来的。但阅读活动中的“读”并不是浮于表面的泛泛而读,读中要有思,读中要有悟,读中要有问,读中要有比较,读中要有发现……总而言之,万变不离其“读”,要抓住一个“读”字。以“读”为经,以“练”为纬,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能阅读能力。  设计特色:读有层次,读有目的,读有实效,推动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主动发展。 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与要点

2、,弄清飞机夜里安全飞行与蝙蝠飞行的联系。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3.练习给课文分段,学习归纳段落大意。教学重点、难点1.弄清人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才能够让飞机也在夜里安全飞行的。2.练习归纳段落大意。教学难点飞机夜行用雷达探路与蝙蝠夜行用嘴和耳朵探路之间的类似之处。教学课时 二课时课前三分钟演讲:介绍搜集的关于仿生学方面的知识教学设计:一、复习生字词二、指导书写生字避:书写时主要注意“走之旁”与“建字旁”的区分。(组词)揭:“提手旁”当中“竖钩”的占位,右半部分与“凶”区分开并注意里面“人”字的位置。(组词)碍:注意

3、左右各部件间的比例大小。(组词)三、联系生活,导入激趣,揭示课题1.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梳理文章结构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发现疑问(1-2)——分析解决(3-7)——得到启示(8)1.师:蝙蝠夜间飞行靠的是什么,飞机夜航靠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来解决心中的这些疑问。2.自由读课文思考:科学家们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雷达的?  四、由疑导入,读中感悟,导读感知(学习第三自然段)  1.那么,蝙蝠究竟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呢?自由读第三自然段,完成下面问题。 (1)蝙蝠在夜间飞行,你觉得它飞得怎么样?你是

4、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的?划一划。  (无论……从来没见过……)(即使……也……)(极细)…… (2)交流,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3)指导朗读本段读出蝙蝠夜间飞行时的轻松与灵巧,使学生心中产生好奇,为下面的解谜做铺垫。2.读到这里,你心里产生什么疑问了吗?(生说) (1)(出示第二句话)谁能用疑问的语气来读读这句话,表达一下我们心中共同的疑问?  [设计意图]:由疑导入,让学生带着问题来读,读中有悟。读不是漫无目的地读,读是要让学生抓住语言文字进行感悟地读。老师要采用科学的艺术,在读中点拨和引导,为学生启“悟”,以实现学生的自“悟”

5、,引导学生在读中抓住语言文字进行感悟,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并把这种感悟通过读表达出来。“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读中有思,读中有利,读中有问,把读的意义拓展开来,把读的环节由低到高,铺排开来,使“读”步步深入,走得更“扎实”。  五、角色转移,读中有思,读中发现(学习4——7自然段)  1.师过渡:同学们,既然我们心中都有同样的疑问,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回小科学家,通过几次试验,来研究和发现一下其中的奥秘吧!2.自由读4——7自然段思考:科学家们的这几次试验是怎么做的?结果如何?(1)找一找,科学家第一

6、次实验做了哪些准备工作?你注意到了哪些细小的地方?在书上标一标。 (“横七竖八”、“许多绳子”、“许多铃铛”、“把蝙蝠的眼睛蒙上”) (2)用“首先……然后……最后……”有顺序地说一说科学家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3)交流,师导:科学家在这些细小的地方这么做有何用意?(实验更精确,充分说明蝙蝠不靠眼睛探路。)  小结:看来,科学家们做试验时想得还挺周到、细致的!3.试验结果如何?从这个结果中你有何发现?(蝙蝠不是靠眼睛来探路的。) 4、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读中比较 (1)指名读第5自然段。 (2)学生小组自学完成表格。(3)出示第

7、一次试验结果和二、三次试验结果。  (1)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2)他们把蝙蝠的耳朵塞上,结果蝙蝠就象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3)他们把蝙蝠的嘴封住了,结果蝙蝠就象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4.指名读。(体会三次试验的结果说明什么,感悟蝙蝠夜间飞行靠的是什么。)  5.自由读这三句话,比一比,第一次和第二、三次试验结果有什么不同。(师导:抓住两句话中关键词来说)。从中,你可以发现什么? 6.出示第6自然段“三次试验证明

8、……”说说“配合”一词能否去掉!丢掉“配合”不科学,因为第二次和第三次两次试验,分别塞住耳朵,封住嘴,也就是说单独将嘴或耳朵露在外面,但蝙蝠都失去了暗中探路的本领,这说明探路时靠的是这两样器官同时发挥作用,所以课文上用上“配合”是科学的。  [设计意图]:自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