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因材施教.doc

教师的因材施教.doc

ID:54070619

大小:27.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13

教师的因材施教.doc_第1页
教师的因材施教.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教师的因材施教.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师的因材施教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他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共谈了一百条建议,读着此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深深得振撼着我。他如道家常般的每一句话是那么实在又那么在理,列举的每个事例是那么熟悉,就好像是自己曾经碰到过的许许多多的问题,他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态度不得不让人钦佩,觉得自己十几年的书教得是那么失败。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了很大的变

2、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仍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一颗颗干渴的灵魂。他像与教师面对面一样,针对着教师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常读常新,每次读都有新的收获与体验。在第一条,苏霍姆林斯基就提出了一个至今令许多老师头疼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早在—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这个问题不光是在苏大师所处的那个年代存在,就是在当今,丝毫未见减少。说起这里面的原因,教师大都归结为学生不知道学习或者脑子笨,家长不配合。而不是积极地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那

3、么造成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苏大师在提出问题后,直接了当地做了解释: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这句话说白了,就是我国的教育家孔子所提出的“因材施教”。应该说,这条教育原则,对每一个从事教育的人来说都是耳熟能详。我们在制定计划时也经常说,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而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有几人能做到这一点呢?看看我们周围的老师,有几人能做到这一点,不同类型的学生上着同样的课,提着同样的问题,做着同样的作业,考同样的一张卷子。即使做错后教育的方式也是一样的。试想,这样下去,怎会去个别对待,怎会不产生差生呢?

4、这也难怪我们很多教师也包括我在内不停地抱怨我们的课堂上学不听话,捣乱纪律了,也难怪苦口婆心地教育起不到成效了,难怪我们每天被学生折腾心浮气躁、精疲力尽了。面对文化基础普遍较差、个性极强、对学习需求层次不同的学生,如果教师仍按统一化的标准实施教学,将较难把握课堂教学目标和要求,课堂教学难以有效地开展。统一化的教学不利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进一步发展,对那些本来就学习吃力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是莫大的打击,导致这部分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流失。要改变这种状况,因材施教显得极为必要。要想“个别对待”“因材施教”,就必须对这“个别”“材”进行细致的了解,诸如其性格脾气、家庭背景、学习

5、方式、思维特点等等加以熟知,从而在课堂上为不同的学生创造能发挥他们自身能力的学习情景,“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这样他们都会感觉到他们也是在不停地进步,才会“点燃起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要做到这一点,确实不是很容易的。我很想问问苏大师,在大班化教学中,照顾到每一个孩子的差异如何实现?怎样因材施教?我认为我们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这是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一个有效措施,也是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实施分层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让所有学生学有所得、促进学生成才的有效途径。同时,实施分层教学

6、能促使教师不断探索适应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自身分层教学,它是一种教学策略,也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它强调了“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不能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发展来换取另一部分人的发展,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一份宝贵的可供开发的教育资源”。我们对“分层”的正确认识是分层教学取得成效的前提,把建立正确的分层观念作为实施分层教学的首要内容,务必使他们认识到:分层是为了学生发展的需要,而不是给学生划分等级,也只有这样,才能改变以往只着眼于少数优秀生或“齐步走”的状况,教师只有提供不同层次的教学,才能促进有差异的学生得到普遍发展。脱离那些不

7、切实际、无用的教学,尽可能的做到因材施教,这才是真正的教学中的平等。分层教学说起来容易也是做起来比较难,目前我自己做的也不够好,这不仅需要教师付出辛勤的劳动,更需要一定的教育技巧,掌握一定的教育艺术,就像苏霍姆林斯基在文中提到的那位数学教师的数学课。艺术技巧怎么得到,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摸索、不断总结,使自己的教学艺术技巧不断上新的台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