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030116
大小:1.16 MB
页数:36页
时间:2020-04-28
《中国主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主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中国地质调查局2011年11月6日一、主要内容•在充分利用以往地质资料、成果并深度二次开发基础上,运用现代成矿理论和GIS计算机技术,对我国煤炭、铀、铁、铝土矿、铜、铅、锌、金、钨、锑、稀土、钾盐、磷、锰、镍、锡、铬、钼、银、硼、锂硫、萤石、菱镁矿、重晶石等25个矿种进行了资源潜力预测和评价,圈定找矿远景区和靶区,预测资源潜力,为资源勘查和开发规划与部署服务二、采取的技术思路•充分利用60多年来积累的地质工作成果资料•应用大陆动力学理论,对区域地质调查资料进行深度开发,研究成矿地质构造
2、背景•采用成矿系列成矿理论,开展典型矿床和成矿规律研究,确定成矿地质要素•充分利用重力、磁测、化探、遥感、自然重砂等资料,开展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矿体(床)的解释推断,提取区域和远景区成矿信息标志•全过程使用GIS计算机技术,建立了全套空间数据体系•建立了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理论与方法,在应用最大资料精度的基础上,圈定预测区,预测资源量1.60多年来地质工作成果资料的充分利用•全面利用矿产调查、普查、详查、勘探、典型矿床及成矿规律研究成果资料•全面利用1/5万-1/25万区调填图的资料•全面利用1/5万-1
3、/25万区域重力、磁测、化探、遥感、重砂资料•全面利用各类与成矿有关的基础科研成果从区域到点的评价(无比例尺的概念)1.没有小、中、大比例尺预测之分2.按照区域(矿产预测类型分布区)—局部(典型矿床、最小预测区)的层次结构,均赋予了相关比例尺精度的资料应用3.区域尺度:1/5万—1/25万资料4.点上尺度:1/1万—1/几千等大比例矿区或勘查资料2.应用大陆动力学理论,对区域地质调查资料进行深度开发,研究成矿地质构造背景•利用区调原始资料,通过岩性、构造相编制和分析,研究大陆地壳块体离散、会聚、碰撞、造山等大
4、地构造环境与演化过程,确定成矿地质构造背景•工作流程:实际材料图—岩性图—建造构造图—大地构造相图实际材料图(分幅1:25万)区域地质构造研究建造构造图(分幅1:25万)大地构造相图等大地构造相图(1:50万)沉积型:构造岩相古地理/沉积建造古构造图/沉积建造构造图,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图预测工作区成矿地侵入岩体型:侵入岩浆构造图质作用研究火山岩型:火山岩岩性岩相构造图矿产预测地质构造变质型:变质建造构造图专题底图层控内生型:建造构造图中突出成矿岩(比例尺大于1:5万-1:25石组合图层万)复合内生型:建造构造图
5、实际材料图岩性图火山弧亚相俯冲深成岩浆岩亚相建造构造图构造相图有蛇绿岩碎片的浊积岩亚相3.应用成矿系列理论,开展典型矿床、成矿规律研究,确定成矿地质要素•划分矿产预测类型•同一地质时代、同一成矿作用,形成相同成因类型的一组矿产(矿组)•按矿产预测类型,分别开展典型矿床、区域成矿规律研究•确定成矿地质要素矿产预测类型划分及其分布范围•利用大比例尺矿产勘查、物探、化探、遥感等资料,开展典型矿床研究:–成矿时代–大地构造环境–成矿地质特征–成矿构造特征–矿产特征–成矿作用–矿床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建立矿
6、床成矿模式•在区域成矿规律方面:•利用区域建造构造、重力、磁测、化探、遥感、重砂、矿产地及勘查成果•总结成矿规律、建立区域成矿模式4.物探、化探、遥感、重砂资料应用立成矿信息标志•在典型矿床的矿体(石)及成矿地质要素的物性、地化、影像等特征差异的基础上•开展重力、磁测、化探、遥感等资料的处理和地质体、构造等解释推断•对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的解释和推断和对矿体(石)和成矿地质要素物性、地球化学、影像等特征的异常提取和解释推断采用大比例尺地磁和剖面测量资料,对磁性矿体进行定位、定量推断解释,估算资源量利用化探资料
7、,进行资源量定量评价5.采用综合信息,圈定找矿远景区综合地、物、化、遥等各类信息进行了综合成矿分析,在MRAS、MAPGIS矿产预测评价系统的支持下,采用综合信息网格单元法、综合信息地质单元法及单项信息法圈定了预测区并采用证据要素法、特征分析法、要素类比趋同法对预测区进行了优选和排序6.采用多种方法,估算资源量•方法:地质体积法、综合信息法、类比法等•结果:按深度、精度、可靠程度、利用性等分别进行•深度:500米以浅、1000米以浅、2000米以浅•精度:334-1、334-2、334-3•可信度:按置信
8、区间评估•利用性:按可利用、暂不利用7.GIS技术全过程使用,全面建立空间数据库•包括与成矿地质背景、成矿规律、重力、磁测、化探、遥感、重砂、矿产预测等各类工作编图相对应的空间数据库建设•为矿产资源管理、保护、利用、规划、部署等建立信息基础三、组织形式1.整体工作分别由全国、大区和省(区、市)三个层面共同联合完成。2.在全国层面上,成立汇总组,负责制定技术标准和技术路线,指导大区和省级开展潜力评价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