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020388
大小:16.84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4-12
《语言:沙漠之舟.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活动名称:《沙漠之舟》重点领域:科学、社会活动目标:1、知道骆驼为什么被称为“沙漠之舟”2、知道内蒙古境内最大的巴丹吉林沙漠3、激发幼儿探索大自然的愿望。二、活动准备:巴丹吉林沙漠图片;骆驼图片;三、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观察骆驼的图片,初步了解骆驼的主要特征。1、提问:画面上有什么?骆驼是什么样子的?骆驼的背上有什么?它们有什么特殊的用处?骆驼生活在什么地方?骆驼有什么用途?教师小结:参考下面相关资料2、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人们把骆驼称为“沙漠之舟”?二、了解内蒙古境内最大的沙漠巴丹吉林沙漠1、沙漠什么样子?2、内蒙沙漠地区的气候怎么样?3、简单了解沙漠的危害,怎样能预防
2、沙漠化?引导幼儿知道保护植被的重要性。绿色植物与我们人类生活的关系等。【附】百科:《骆驼》:被人们称为“沙漠之舟”的骆驼是生活在沙漠和半沙漠地带的大型家畜。它很重,体重可达到500公斤,骆驼的外表长得不算好看,浑身毛蓬蓬的。我国产的骆驼,背上均有两个驼峰,它的头小,颈长脚也长,行动不快不慢非常稳当。沙漠的风沙非常大,但是骆驼不怕。它不仅可以在沙漠中正常生活,还可以驮人驮货,成为人们的交通工具。因为它的四肢较长,又长有又阔又扁富有弹性的掌蹄。所以在沙漠上走路不会陷下去。另外它的鼻子和眼睛睫毛也起作用。它的鼻子和其他的动物鼻子也不一样,如果翻开它的鼻孔就发现里面长有瓣膜似的结构,
3、当刮风沙时,将鼻孔关闭住,就不受风沙的影响了。要是别的动物就会把风沙吸进鼻孔,很容易造成窒息。它的眼睛睫毛是双重的,当风沙刮来时它的双重睫毛像神秘的卫士似的,能将沙挡住,不使沙子吹进眼睛里去。正因为骆驼有特殊的鼻子、眼睫毛和掌蹄,才不怕风沙,在沙漠上才不会陷进去。《巴丹吉林沙漠》:中国第三大沙漠,是内蒙古境内最大的沙漠,在内蒙古西部,雅布赖山以西,北山以北,弱水以东。面积约4.43万平方公里。地处阿拉善荒漠中心,气候干旱,流动沙丘占全部沙漠面积的83%。其地貌以复合型沙山为主。高大沙山的周围为沙丘链,主要属内蒙古额济纳旗和阿拉善右旗,东部小范围属阿拉善左旗。“巴丹吉林”是蒙古
4、语的译音,“巴丹”是由“巴岱”演变而来,原意究竟是人名还是地名已无从考察。传说古代曾有一名叫巴岱的人在此居住;“吉林”的意义也有两说:一说,它是由藏语“哲让”演变而来,意为地狱,另一说指它是数词,意思是这片沙漠中湖泊众多。《沙漠气候及危害》:沙漠空气干燥终年少雨或几乎无雨。昼夜温差大,气温日变化剧烈日夜温差可达50℃以上地面最高温度可高达60~80℃而夜间冷得很快除有灌 溉条件的少量绿洲外沙漠地区只能有耐干旱的植物群落生存其他植物几乎绝迹甚至成为流沙或荒漠。沙漠的害处有:直接灾害——侵蚀土地,使土地不同程度地沙化,甚至是不可恢复的,造成生物的减少,耕地的减少,城市的毁灭等。间
5、接危害——影响周边生态环境甚至影响整个地区的气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