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语文复习-熟语

2014年高考语文复习-熟语

ID:5396832

大小:979.50 KB

页数:87页

时间:2017-11-09

2014年高考语文复习-熟语_第1页
2014年高考语文复习-熟语_第2页
2014年高考语文复习-熟语_第3页
2014年高考语文复习-熟语_第4页
2014年高考语文复习-熟语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年高考语文复习-熟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正确使用熟语正确使用熟语㈠考点解读从2004年起,《考试大纲》由原来的“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改为“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表明对词语考查的范围扩大了,熟语包括成语、惯用语、谚语、俗语、格言、歇后语等。根据近两年各地考题情况来看,对熟语的考查,除了那些实用性强、流传性广的惯用语、歇后语、俗语外,重点还是常见成语,难点在容易语解词义的成语和容易误解感情色彩与适用范围的成语等。正确使用熟语㈠考点解读各地高考试题所选成语大都来自日常生活和课本中常见的成语,几乎未出现过于陌生的成语;其次,日常生活、报纸要志容易出错的成语出现频率较高;义项较多、运用灵活的成语,出现频率相对较高。高考中对熟语(主要

2、是成语)的考查,重在运用,多采用“句中熟语使用正确辨析”选择题,偶尔还采用“分组填空辨析”选择题和“备选置换”选择题两种类型。正确使用熟语㈠考点解读差不多“文革”结束、恢复高考起,到目前为止,几乎年年有成语题。这是因为汉语中成语数量特别大,一个高中毕业生拥有多少成语,能否正确使用,确实是衡量其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还因为许多成语都有一定的文化含量,因此它也是衡量一个人文化水平高低的标志。虽然高考年年考成语,但是得分率并不一定就高,这就该引起我们的注意。㈡经典案例【案例1】下列各句中,红色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000年全国卷)A.古人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

3、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B.“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C.本刊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D.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又惊叹不已。B㈡经典案例【案例3】(2006,浙江)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A、马大嫂为人热情,工作兢兢业业,总是不胜其烦地为小区居民做好每一件事。B、我终于登上了魂牵梦萦的黄山,奇松异石、流云飞瀑宛然在目,令人赞叹不已。C、正是这些普通的劳动者,凭借着理想与信念,胼手胝足,夙兴夜寐,创造了一个个奇迹。D、他鲁莽草率,刚愎自用

4、,走到哪里哪里就被他闹得一团糟,真可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C㈡经典案例【案例2】(2005,全国卷Ⅰ)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我国企业遭遇的知识产权国际纠纷越来越多,但国内能够应对这些诉讼的高级人才却是百里挑一,极其缺乏。B、2008年北京奥运会不仅要办成体育竞技盛会,而且要办成各国运动员欢聚一堂、多元文化精彩纷呈的人类文化庆典。C、该研究所在其旁征博引的2005年度报告《重要现象》中写道,中国在世界经济强劲增长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D、近日面世的《共和国万岁》邮票珍藏大系,版面设计新颖别致,邮票藏品丰富多样,可谓“邮苑奇葩,传世珍藏”。A㈢备考指南熟语的种类熟语主

5、要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惯用语、歇后语等。1、成语:成语是人们相沿习用的意义完整、结构定型、表达精炼、含义丰富的固定词组,在语言运用中常常作为独立的语言单位来使用。正确使用成语,必须把握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因为成语是在语言的长期使用中形成的,其意义和用法都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定,因此,了解成语的来源和结构,对于正确把握成语的意义和用法是非常必要的。正确使用成语成语是汉民族长期习用的定型化的短语,数量繁多,历史悠久,运用广泛,具有语言凝练、音韵和谐的特点,在口头及书面表达中使用成语,能大大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了解成语的有关知识——成语的语法结构关系①并列式:披坚执锐防微杜渐②承接式:先斩后奏见

6、异思迁③目的式:削足适履越俎代庖④因果式:水滴石穿水落石出⑤主谓式:杞人忧天夜郎自大⑥动宾式:不见经传拒人千里⑦动补式:退避三舍无动于衷⑧连动式:画蛇添足刻舟求剑⑨兼语式:请君入瓮引狼入室⑩偏正式:衣冠禽兽扶摇直上①古代寓言故事:望洋兴叹与虎谋皮②历史故事:闻鸡起舞洛阳纸贵 ③古代典籍作品:祸起萧墙举一反三成语的感情色彩①褒义:风起云涌殚精竭虑②贬义:处心积虑满城风雨③中性:今非昔比风雨交加成语的出处例、叶圣陶先生说,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这次去苏州游览了几个园林,果然觉得名正言顺。“名正言顺”的意思是名义正当,道理也讲得通。后指做事理由正当而充分,含有理直气壮的意思。句中误解为说法与

7、实际情况相符。例、告别时,他非要送我几件高档衣料不可,真是大方之家。“大方”是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句中把“大方”误解为不吝啬。※望文生义分析:句中的“文不加点”是指文章一气写成。无须修改。形容思维敏捷,写作技巧纯熟。如:“他略加思索,便提起笔来,文不加点地写下去。”该句作者显然是望文生义,以为“点”就是指标点符号,因而造成误用。其实“点”在这里表示涂改。例:古人写文章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