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二法则双十定律.doc

七二法则双十定律.doc

ID:53962550

大小:3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11

七二法则双十定律.doc_第1页
七二法则双十定律.doc_第2页
七二法则双十定律.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七二法则双十定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七二法则双十定律理财中最重要的数字是多少呢?几乎所有的理财专家都会告诉我们,不是100%,而是“72”——也就是“七二法则”,一个与复利息息相关的法则。  中国保险报2月4日讯我们都知道,人生中很多事情,“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容易成功。理财也是如此,因为理财没有标准答案,其实是一种经验累积,投资理财中的常胜将军靠的往往是“反省与总结”式的智慧结晶。  那么,你是否又曾了解,在人一生不断地理财过程中,有一些数字是你必须了解,不能不烂熟于心的。  复利的魔力——“七二法则”  我们要明白,理财最大的奥妙在

2、于何处,那就是利用了货币的时间价值,也就是“复利”投资的奥妙。“数学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发现”,爱因斯坦曾经这样形容复利。复利听起来复杂,说穿了就是:除了用本金赚利息,累积的利息也可以再用来赚利息。  关于复利,美国早期的总统富兰克林还有一则轶事。1791年,富兰克林过世时,捐赠给波士顿和费城这两个他最喜爱的城市各5,000美元。这项捐赠规定了提领日,提领日是捐款后的100年和200年:100年后,两个城市分别可以提50万美元,用于公共计划;200年后,才可以提领余额。1991年,200年期满时,两个城市

3、分别得到将近2,000万美元。  富兰克林以这个与众不同的方式,向我们显示了复利的神奇力量。富兰克林喜欢这样描述复利的好处:“钱赚的钱,会赚钱。”  而理财中最重要的数字又是多少呢?几乎所有的理财专家都会告诉我们,不是100%,而是“72”——也就是“七二法则”,一个与复利息息相关的法则。  所谓“七二法则”,就是一笔投资不拿回利息,利滚利,本金增值一倍所需的时间为72除以该投资年均回报率的商数。例如你投资30万元在一只每年平均收益率12%的基金上,约需6年(72除以年报酬率,亦即以72除以12)本金

4、就可以增值一倍,变成60万元;如果基金的年均回报率为8%,则本金翻番需要9年时间。  掌握了这其中的奥妙,就能够帮助你快速计算出财富积累的时间与收益率关系,非常有利于你在进行不同时期的理财规划选择不同的投资工具。比如你现在有一笔10万元的初始投资资金,希望给12年后大学的女儿用作大学教育基金,同时考虑各种因素,估算出女儿的大学教育金到时候一共需要20万元。那么为了顺利实现这个目标,你应该选择长期年均收益率在6%左右的投资工具,比如平衡型基金。  再拿比较保守的国债投资者来说,年收益水平为3%。那么用7

5、2除以3得24,就可推算出投资国债要经过24年收益才能翻番。  当然,想要利用复利效应让你快速累积财富,前提就是要尽早开始储蓄或投资,让复利成为你的朋友。否则,你和别人财富累积速度的差距会越来越远。  高风险产品投资比重=100-年龄  曾有人说过,家庭理财的综合收益率,90%决定于你如何进行投资资产配置。  进行合理的资产配置,就可以让你离自己的理财目标更进一步。  同时我们明白,投资工具的风险往往与投资收益率呈正相关的态势,比如单只股票投资等高风险工具,往往更容易带来高回报。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不

6、同风险品种的资产配置呢?  理论上来说,如何进行资产配置,怎样拿捏不同投资工具之间的比重,当然要看每个人、每个家庭不同的情况和风险偏好度。  但是,对于普通人群而言,也有一个简单的可仿效的“傻瓜方程式”,那就是采用“高风险投资比例=100-自身年龄”的公式,看看你最多能配备多少比例在股票之类较高风险的投资工具上。  比如,对一个30岁的年轻人而言,追求的是成长和高收益,可以接受的股票投资比重是占所有资产配置的70%(100减30);一名70岁的退休者,要的是稳定和安全收益,股票等风险大的投资不可超过三

7、成。  当然,若你是特别追求安稳的人,可以改为80甚至60减去自己的年龄,来作为投资高风险金融工具的比重。基本上而言,每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家庭责任的增多,退休养老的日渐来临,是应该要逐渐减少高风险的投资,转而寻求比较稳定的收益。  家庭保险规划的“双十定律”  论及风险,保险当然是不能不谈的工具。若你不幸突然离开人世,可能会让你亲人的生活发生问题,例如房贷尚未还清,或者家庭的另一半没有工作。那么你应该要投保寿险,但是买多少保额,负担多少保费才恰当?  综合理财专家的意见,“双十定律”是很好的参考原则

8、。所谓“双十定律”,指的是“保险额度不要超过家庭收入的10倍”,以及“家庭总保费支出占家庭年收入10%为宜”。  比如一个年收入10万元的白领人士,同时也是一家之主,那么他的寿险保障总额度可简单界定在100万元以下,有能力的就买足这100万元额度,没有能力的就可以减半(配偶也有相当收入的话),不放心的可以买到七成。  而一个年总收入15万元的家庭,所有家庭成员每年用于寿险保费支出的,简单来说控制在8%~10%为宜,多了就会增加支出压力,影响其他的消费和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