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872435
大小:80.37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10
《三类指标勾稽关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类指标: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所得税税收负担率、所得税贡献率、主营业务利润税收负担率。§二类指标: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主营业务费用变动率、营业(管理、财务)费用变动率、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成本费用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所得税负担变动率、所得税贡献变动率、应纳税所得额变动率及通用指标中的收入、成本、费用、利润配比指标。§三类指标:存货周转率、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营业外收支增减额、税前弥补亏损扣除限额及税前列支费用评估指标。§1.所得税税收负担率(简称税负率)§税负率=应纳所得税额÷利润总额×100%。§与当地同行业同期和本
2、企业基期所得税负担率相比,低于标准值可能存在不计或少计销售(营业)收入、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运用其它相关指标深入评估分析。§2.主营业务利润税收负担率(简称利润税负率)§利润税负率=(本期应纳税额÷本期主营业务利润)×100%。§上述指标设定预警值并与预警值对照,与当地同行业同期和本企业基期所得税负担率相比,如果低于预定值,企业可能存在销售未计收入、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应作进一步分析。§3.应纳税所得额变动率§应纳税所得额变动率=(评估期累计应纳税所得额-基期累计应纳税所得额)÷基期累计
3、应纳税所得额×100%。§关注企业处于税收优惠期前后,该指标如果发生较大变化,可能存在少计收入、多列成本,人为调节利润问题;也可能存在费用配比不合理等问题。§4.所得税贡献率§所得税贡献率=应纳所得税额÷主营业务收入×100%。§将当地同行业同期与本企业基期所得税贡献率相比,低于标准值视为异常,可能存在不计或少计销售(营业)收入、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应运用所得税变动率等相关指标作进一步评估分析。§5.所得税贡献变动率§所得税贡献变动率=(评估期所得税贡献率-基期所得税贡献率)÷基期所得税贡献率×10
4、0%。§与企业基期指标和当地同行业同期指标相比,低于标准值可能存在不计或少计销售(营业)收入、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运用其它相关指标深入详细评估,并结合上述指标评估结果,进一步分析企业销售(营业)收入、成本、费用的变化和异常情况及其原因。§6.所得税负担变动率§所得税负担变动率=(评估期所得税负担率-基期所得税负担率)÷基期所得税负担率×100%。§与企业基期和当地同行业同期指标相比,低于标准值可能存在不计或少计销售(营业)收入、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运用其它相关指标深入详细评估,
5、并结合上述指标评估结果,进一步分析企业销售(营业)收入、成本、费用的变化和异常情况及其原因。§(一)增值税税收负担率(简称税负率)§税负率=(本期应纳税额÷本期应税主营业务收入)×100%。§(二)工(商)业增加值分析指标§1.应纳税额与工(商)业增加值弹性分析§应纳税额与工(商)业增加值弹性系数=应纳税额增长率÷工(商)业增加值增长率。其中:§应纳税额增长率=(本期应纳税额-基期应纳税额)÷基期应纳税额×100%;§工(商)业增加值增长率={本期工(商)业增加值-基期工(商)业增加值}÷基期工(商)业增加值×100%
6、。§2.工(商)业增加值税负分析§工(商)业增加值税负差异率=〔本企业工(商)业增加值税负÷同行业工(商)业增加值税负〕×100%。其中§(三)进项税金控制额§(四)投入产出评估分析指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