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土高原苹果园蓄水抗旱土壤管理技术规范》.doc

关于《黄土高原苹果园蓄水抗旱土壤管理技术规范》.doc

ID:53860380

大小:4.15 M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4-09

关于《黄土高原苹果园蓄水抗旱土壤管理技术规范》.doc_第1页
关于《黄土高原苹果园蓄水抗旱土壤管理技术规范》.doc_第2页
关于《黄土高原苹果园蓄水抗旱土壤管理技术规范》.doc_第3页
关于《黄土高原苹果园蓄水抗旱土壤管理技术规范》.doc_第4页
关于《黄土高原苹果园蓄水抗旱土壤管理技术规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黄土高原苹果园蓄水抗旱土壤管理技术规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黄土高原苹果园蓄水抗旱土壤管理技术规范》的起草说明一、本技术规范制定的必要性和基本情况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区包括陕西渭北和陕北南部地区、山西晋南和晋中、河南三门峡地区和甘肃的陇东地区。该区域生态条件优越,海拔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生产规模大,集中连片,发展潜力大。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陕西省成为我国新兴的苹果大省,苹果产业已成为陕西省发展最快、效益最好的支柱产业,带动了全省经济的蓬勃发展。2009年,陕西省苹果栽植面积达56.5万公顷,产量805万吨,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约占世界总产量的八分之一,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陕西

2、渭北地区位于黄土丘陵沟壑区南部,关中平原北部,包括宝鸡市的陈仓、凤翔、陇县、千阳、麟游等5县(区),咸阳市的长武、彬县、永寿、旬邑、淳化等5县,渭南市的富平、蒲城、澄城、合阳、白水、韩城等6县,延安市的黄龙、洛川、富县、宜川、黄陵等5县,以及铜川市全部(4县区)共25个县(区)。该区海拔高(800~1200m)、昼夜温差大(11.8~16.6℃)、土层深厚(80~200m)、质地疏松,富含钙、镁、锌、硒等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而且远离工业区,工业污染少,是陕西省农业生产的主要基地。该区域苹果种植面积占全省的比重达到90%以上,是陕西省重点建设的绿

3、色苹果生产基地,该地区的苹果生产对全省乃至全国苹果市场的供应起着重要作用。同时,渭北苹果的快速发展,对促进当地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起到较强的推动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单靠提高产量来增加果农收益的路子越走越窄,我们必须顺应时代潮流,从提高果实品质入手,注重果园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果业生产从产量阶段向质量阶段顺利过渡。当前果园管理的注重点应该由地上部管理转移到地下部管理。陕西渭北地区是典型的雨养农业区,90%的苹果园无灌溉条件,且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因此土壤水分成为限制果品质量和产量的关键因子。充分利用现有的水资源,研究旱作节水农业是旱地果

4、业发展的方向。为此,我们依据陕西省苹果集中分布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对果业生产影响,利用地膜与秸秆不同的水热调控特点,将二者有效的结合起来,创造出了一个即有利于果树营养生长、又有利于生殖生长水热环境。技术特点是平地起垄微聚,垄上覆盖秸秆与地膜提高地表径流系数、垄沟覆盖秸秆,减少无效蒸发,二者镶嵌配置,形成垄沟局部高水环境,增加土壤水分入渗,达到保蓄水分、调控土壤温度、提高水分利用率和增加产量的目标,形成地表起垄微聚流技术,促使果园生态系统健康持续发展。二、本技术规范的起草过程2011年4月我们接到陕西省农业厅下发的88号文件,开始起草“黄土高原苹果园蓄水抗旱土

5、壤管理技术规范”。随后我们查阅了大量相关国家标准,农业行业标准,以及其他省市的地方标准,从中选择了以下几个标准作为本标准起草的参考:GB/T50363-2006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50596-2010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NY/T1075-2006红富士苹果NY/T1082-2006黄土高原苹果生产技术规程NY/T1793-2009苹果等级规格NY/T1839-2010果树术语NY/T2080-2011旱作节水农业工程项目建设规范NY5011-2006无公害食品.仁果类水果本标准起草的初稿经5位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进行评审,各位专家

6、对本标准的修改提出了建设性意见。(1)张建新教授,现就职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标准化专家,兼任中国农学会农业分析测试分会常委、陕西省标准化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质量监督检验协会理事,陕西省食品加工企业协会技术专家等职位。主要从事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安全与环境、食品质量安全检验以及昆虫食品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张教授就本标准的框架结构和格式规范提出了宝贵意见,逐字逐句地修改使本标准的语言和格式更加规范化。(2)同延安教授,现就职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土壤学会理事,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土壤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植物营养

7、与肥料学会理事长等职位。主要从事土壤化学、植物营养、施肥与环境、农业生态、农业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研究。同教授就本标准的施肥管理方面提出了意见,有利于本标准的细化和完善。(3)梁宗锁研究员,现就职于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曾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主要从事中草药规范化栽培的理论与技术研究。梁老师就本技术可显著增加根系密集区土壤水分含量和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方面给予了较高评价。(4)郝明德研究员,现就职于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土壤肥力与水土保持专家,陕西省保护性耕作项目督导专家,任水土保持研究所流

8、域生态与管理研究室,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理事,陕西省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副理事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