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甚解(教案).doc

不求甚解(教案).doc

ID:53822107

大小:38.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7

不求甚解(教案).doc_第1页
不求甚解(教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不求甚解(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不求甚解》教案教学目标:1、从理解陶渊明的“不求甚解”入手,进而正确理解“不求甚解”读书方法的精髓在于“会意”“活读2、了解驳论的特点,了解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3、了解本文论证的层进结构教学重点:1、了解驳论的特点,了解举例论证的方法。2、了解本文论证的递进结构教学难点:从理解陶渊明的“不求甚解”入手,进而正确理解“不求甚解”读书方法的精髓在于“会意”“活读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与内容一、导入新课:“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很多的词语,对于“不求

2、甚解”一般性的理解是怎样的?引出新课。二、速读课文,整体把握内容(1、2两个问题结合起来)1.根据“导学案”要求,明确各个自然段主要内容摆出要批驳的靶子:“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对的”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第七段:第八段:从“不求甚解”的出处入手,说明人们曲解了“不求甚解”的意思。全面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指出“不求甚解”有两层含义。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介绍古人就是以“不求甚解”的态度读书的。全面解释“不求甚解”。强调读书要反复阅读2、问题探究:(1)文章批驳的观点是什么,作者的

3、观点是什么?明确:“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盲目的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没有充分理由。(2)作者如何结合陶渊明的读书态度来阐述“不求甚解”的含义?明确:A、“不求甚解”出处B、全面分析陶读书态度:养成“好读书”的习惯;读书要诀在于“会意”C、“不求甚解”含义:第一,虚心,书不一定都都读懂;第二,读书方法:不固执一点,而要了解大意。(3)对于“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作者持什么态度?他举了哪些例子?   明确:赞同提倡。普列汗诺夫,诸葛亮(一正一反,一中一外)(4)对于“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我们该如何全面理解?明确:“不求

4、甚解”不是读书马马虎虎,很不认真;读书在会意,不要死抠字眼,为一个局部而放弃整体。(5)作者最后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   明确:书要反复读。三、总结全文,把握结构层次(板书):  树靶子——引出处——释新意——举例证——结上文(递进结构)四、拓展训练:    学习《不求甚解》的写法,对下列成语进行辩证分析,运用求异思维,口述新的立意。    ①“见风使舵”新解       ②“班门弄斧”辩      ③“滥竿充数”辩 明确:成语新解,重在从不同的角度去诠释,划清必要的界限,从正名人手,这往往是行文的前提,另外要紧密联系实

5、际,借题发挥,做到有感而发,有的放矢。“见风使舵”一词,多用于那些不讲原则的世故之徒,但如果我们赋予“风”以新的含义,喻指实际情况的变化或者规律,我们可以翻出新意;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掌握方向,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社会主义的航船向前发展。这样联系现实不是大有文章可做吗?“班门弄斧”这个成语,可以从故事人手,翻出“不迷信权威,敢于向权威挑战”的新意。“滥竿充数”这个成语,也可以从故事人手,翻出“滥竿之所以能充数,在于欣赏者的水平低下”的新意。五、课文小结:“不求甚解”的前提千万不可忽略:“好读书”,其不可断章取义。我们应该

6、要全面地分析问题,理解理解问题。六、布置作业:练习册七、板书设计:(见PP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