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温对0907号热带气旋“天鹅”入海后强度变化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海温对0907号热带气旋“天鹅”入海后强度变化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ID:5380276

大小:1.95 MB

页数:9页

时间:2017-12-08

海温对0907号热带气旋“天鹅”入海后强度变化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_第1页
海温对0907号热带气旋“天鹅”入海后强度变化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_第2页
海温对0907号热带气旋“天鹅”入海后强度变化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_第3页
海温对0907号热带气旋“天鹅”入海后强度变化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_第4页
海温对0907号热带气旋“天鹅”入海后强度变化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海温对0907号热带气旋“天鹅”入海后强度变化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29卷第6期JOURNAL热0F带TRO气PIC象AL学ME报TEOROLOGY31.29.NO.62013年12月Dec..2013陈国民,曾智华,曹庆.海温对0907号热带气旋“天鹅”人海后强度变化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J]_热带气象学报,2013,29(6):984—992文章编号:1004—4965(2013)06—0984—09海温对0907号热带气旋“天鹅’’入海后强度变化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陈国民,曾智华,曹庆2(1.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台风预报技术开放实验室,上海200030;2.上海海洋气象台,上海201300)摘要:运用WRF模式对0907

2、号热带气旋“天鹅”进行84h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海温的变化对“天鹅”登陆人海后强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式较好重现了“天鹅”再次进入南海后复杂曲折的移动路径及强度再度增强的过程;“天鹅”再次人海后强度变化对海温非常敏感,而路径对海温并不敏感,北部湾较高的海温是造成“天鹅”人海后再增强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模式中提高(降低)海温时,使“天鹅”入海后中心西南侧的低层热量通量增强(减弱),表面风速随之加强(减弱),边界层人流和垂直上升运动相应增强(减弱),进而促进(抑制)整个气旋中心附近(特别是中心西南侧)对流发展,最后导致“天鹅”人海后强度的再增强。关键词:天气学;“天鹅”;人海

3、再增强;数值模拟;海温中图分类号:P44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issn.1004—4965.2013.06.012Zhu等[9I利用MM5模式模拟洋面上SST较冷区1引言域位置的不同对TC强度的影响,发现SST相对较冷的区域能极大影响TC的强度,冷区离TC众所周知,热带气旋fTc)登陆后再人海,下越近影响就越大。wu等[10]利用一个轴对称理想垫面由陆地变成海洋,TC作为生成在热带洋面台风模式模拟SST对TC结构和强度的影响,发上的天气系统,在它的发生发展和强度的维持过现SST影响TC的过程可以分为轴对称和非对称程中都要从底层海表面吸取能量,而其强度变化

4、分量,轴对称分量直接影响TC的强度,而非对对大于或等于26℃的海表面温度(SST)t~常敏感]称分量则影响TC的结构。。早期的观测和模拟研究表明,下垫面较暖的另一方面,受大尺度环境场的影响,TC行进洋面通过表面热量通量将能量输送给TC[]。方向右侧的海表面风应力会明显增强,能加速底Emanuel将TC看作一个卡诺热机,认为TC的最层温跃层的较冷的海水上翻到海洋混合层,使大潜在强度(MPI)主要取决于底层的SST[。SST降低。观测研究表明TC能引起海表面1~6Emanuel[5]和Webster等[6]认为,大西洋飓风生成℃的降温[11-12]。许多研究表明,SST的冷却取

5、决区域的SST的升高是近期飓风强度增强的原因之一于TC的强度、移速和海洋混合层厚度等,这种。统计研究也表明[7_8],西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的由TC引起的SST冷却反过来又能减弱TC的强TC强度与SST密切相关,29℃左右的SST可使度,成为SST的负反馈效应。Schade等[]在使用TC的强度达到最大,而高于或低于29℃的海温一个简单的轴对称海气耦合模式后发现,SST的不会继续增强TC强度,不过当海温高于30负反馈效应能减弱TC50%以上的强度。时,仍有部分TC的最大风速达到70~80m/s。收稿日期:2012.02.17;修订日期:2013.06.26基金项目:国家973项

6、目(2009CB4215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5039、40921160381、40730948、41275067)共同资助通讯作者:陈国民,男,浙江省人,硕士,主要从事台风理论和数值模拟研究。E-mail:chengm@mail.typhoon.gov.cn6期陈国民等:海温对0907号热带气旋“天鹅”人海后强度变化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985热带气旋“天鹅”于2009年7月31日00时(世物理参数化方案详见表1。模式初始和边界条件界时,下同)在西北太平洋生成,8月3日12时均由NCEP水平分辨率l。×1。的全球最终分析在南海北部洋面加强为热带风暴,随后受西太

7、平(NCEPFinalAnalyses)资料提供,海温资料为洋副热带高压西南侧的东南气流引导缓慢向西北NCEP0.5。×0.5。实时全球日平均海温(Global,方向移动,于4日22时20分在广东省台山市登SeaSurfaceTemperature)资料,且每6h一次插陆,登陆时强度为热带风暴等级(中心最低气压值更新到模式中。所有试验均在模拟初始植入一为990hPa,近中心最大风速为23m/s)。登陆后个WRF模式自带的bogus涡旋,它是采用简单“天鹅”继续向西北偏西行进,移动速度十分缓慢,的Rankine涡旋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