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794028
大小:6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07
《近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究述要.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近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究述要摘要:近年来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呈现出可喜的“争鸣”局面,主要集中在以下问题上形成了一定的知识“存量”:一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概念的辨析,二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来源与演进的研究,三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研究,四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功能的研究,五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研究。本文在对以上问题研究现状进行择要阐述的基础上,指明其研究的成就及不足,而其不足恰恰应成为我们今后努力研究的重点和方向。其要义是在"存量”的基础上实现“增量”研究,其目标指向是不仅从理论上做到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
2、体系建构和合理提炼,而且要在社会中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塑型。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述要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7-0005-06长期以来,从理论、制度、实践的层面上研究社会主义的成果颇丰,而从价值视阈对社会主义研究的成果相对比较薄弱。一般认为,我国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研究起步较晚,勃兴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最早着手的是一些从事价值哲学研究的学者,他们从价值哲学视角思考社会主义价值观问题。据统计,社会主义理论研究者关注社会主义价值观问题,最早能见到的是北京大学薛汉伟教授1989年发表的《价值目标在社会主
3、义概念中的地位》、王锐生教授1990年发表的《关于社会主义的价值和价值观》以及万智先生同年发表的《论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等三篇文章,从此拉开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研究的序幕。其后影响较大的是2005年在《科学社会主义》杂志上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问题进行的系列讨论。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研究产生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2009年以后,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稍有跌落,但是,这种跌落并非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已经达成共识。恰恰相反,这种跌落只能说明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陷入一种困境。由于许
4、多无法达成共识的结论和许多混淆的理论,令研究者暂时有所旁顾,这也说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还处于探讨阶段,还有许多需要理论工作者进行深入研究的领域,这一情形也说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难度和理论深度所在。从总体上说,近年来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呈现出可喜的争鸣”局面,主要集中在以下问题上形成了一定的知识“存量”:一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概念的辨析,二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来源与演进的研究,三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研究,四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功能的研究。五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研究。本文在对以上问题研究现状进行
5、择要阐述的基础上,指明其研究的成就及不足,而其不足恰恰应成为我们今后努力研究的重点和方向。一、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概念的辨析由于定义之间解读的巨大间隙和混杂,以至于学界至今也未能摆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概念的争论。早在1988年,王玉棵教授就在《价值论研究中几个有争议的问题》中归纳出学界对于“价值”的表述:第一种看法,认为价值是关系范畴。它表示客体属性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或是客体功能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关系;第二种看法也认为价值是关系范畴,它是客体对主体的意义;第三种看法,认为价值是属性范畴,主要指物的使用价值;第四种看法,认为价值是主体对客体的态
6、度或反映;第五种看法,着重从动态来说明价值,认为价值是主体通过实践活动建立的客体对主体的意义关系;第六种看法,认为马克思的商品价值范畴,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的价值范畴。2002年,王玉棵教授又将价值本质归纳为主观价值论、客观机械论、主客体关系论三大类型和意义说、满足需要说、兴趣说、情感说、欲望说、先验性质说、情境说、功能说、有用性说和结果内在性质说十种观点。2007年,李德顺教授又提岀,价值有五种不同的分类方法,第一是观念说或精神存在说;第二种是实体说:第三种是属性说,又可分为客体属性说和主体属性说(或人的本性说);第四种是关系说,关系说也存在主观论和客
7、观论之分;第五种是实践说。他对这些不同的价值做了自己的界定,其中第五种是他所认同的关于价值的本质的界定。田海舰、邹卫则认为,在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中,关系说或主客体关系论占据明显的主导地位:“价值是客体的属性、结构同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之间形成的一种客观现实的关系,具有客观性;同时价值又具有主体性,具有属人的特征。”以上这些都为我们认识“价值”这一概念提供了启发性思路。其实,在笔者看来,要理解“价值",必须理解价值的构成要件,主体、客体和链接物。主体客体并不存在过多的争议,主体是人,客体是物,对于究竟是什么联系了主体和客体,主客体之间究竟谁更为重要
8、,谁处于支配地位则成了这个问题研究纷争最多的地方。只有利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才能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