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额济纳旗地区地质找矿标志.doc

浅析额济纳旗地区地质找矿标志.doc

ID:53792206

大小:6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4-07

浅析额济纳旗地区地质找矿标志.doc_第1页
浅析额济纳旗地区地质找矿标志.doc_第2页
浅析额济纳旗地区地质找矿标志.doc_第3页
浅析额济纳旗地区地质找矿标志.doc_第4页
浅析额济纳旗地区地质找矿标志.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额济纳旗地区地质找矿标志.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额济纳旗地区地质找矿标志摘要:多年来国内外地质工作者在额济纳旗地区进行地质找矿工作和综合研究,虽说取得了一定阶段性的成果,也找到了一些各种类型的大小矿床,但由于额济纳旗属于北山成矿带的重耍成矿区带,重复对额济纳旗地区区域及各类矿床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特征的分析非常有必要,本文着重研究黑鹰山铁矿和小狐狸山钳矿的构造、地层、岩浆岩及矿化蚀变方面的找矿标志。关键词:北山地区;找矿标志;额济纳旗;1.额济纳地区地质情况额济纳地处天山、阴山地槽。北接蒙古国阿尔泰地槽,西界与北山北部断块相连,东南为

2、阿拉善活化台块,南于祁连山地槽北部连接,是一个介于阿拉善活化台块与北山断块带之间的呈北-北东走向的断裂凹陷盆地。地形呈扇形,总势西南高,北边低,呈屮间低平状。岩浆侵入活动频繁,构造变形强烈,早古生代石板井-小黄山洋盆闭合,哈萨克斯坦板块与塔里木板块拼合成塔里木一哈萨克斯坦联合板块。中生代进入了稳定的陆内发展阶段。主要构造变形样式是由一系列近东西向、北西西向展布的不同规模,不同变形层次的褶皱、断裂、地层、火山岩带及不同序次的构造面理组合。它们构成了额济纳地区的基本构造耍素,有规律的分布于该地不同地区,彼此按不同的方

3、式相互联系,协调展布,构成木区的基木构造格架。1.区带划分笔者就本文而言暂时将额济纳地区划分为两个成矿带:一是甜水井铁矿-碧玉山铁矿-黑鹰山铁矿-小狐狸山钳矿成矿带,该带属于哈萨克斯坦(准喝尔)板块南东部陆缘增生带;二是国庆钩矿-七一山钩钳矿-鹰嘴红山鹄矿-索索井铁铜矿(北山南带)成矿带(见图1),该带属于塔里木板块北东部陆缘增生带。%1甜水井铁矿-碧玉111铁矿-黑鹰III铁矿-小狐狸山钳矿该成矿带属于哈萨克斯坦(准嶋尔)板块南东部陆缘增生带(北山北带)天山-北山造山带北部边缘。其建造和改造无不受区域构造的制约

4、和影响。古元古界一套低级浅-滨海相陆源碎屑岩-泥岩-碳酸盐岩,区内呈残块分布,属北山造山带结晶基底的产物,哈萨克斯坦板块与塔里木板块拼合成塔里木一一哈萨克斯坦联合板块。本成矿带位于该联合板块的北缘,属晚古生代活动陆缘。中生代本区进入了稳定的陆内发展阶段。主要地层建造为中下奥统系罗雅楚山组、咸水湖组、志留系公婆泉组、泥盆系雀儿山群、石炭系绿条山组、白山组海相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及海相碎屑岩组合。岩浆岩主要为石炭纪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其次为二叠纪花岗岩。构造以东西向断裂构造最为发育,与地质单元主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晩

5、古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强烈,成矿条件有利。主要成矿时代为石炭纪、二叠纪,后期岩浆活动频繁,多形成接触交代及气成热液交代型矿床,该带为以后重点工作区域。%1国庆钩矿-七一山钩钳矿-鹰嘴红山钩矿-索索井铁铜矿一老碉沟岩金矿(北山屮带)该带西段位于石板井-国庆-七一山一带,古生界海相火山岩、碎屑岩及晚古生代岩浆岩发育。己发现东七一山中型餌、钮矿床、老嗣沟小型岩金矿床、阿木乌苏小型锁矿床、索索井小型铜多金属矿床、鹰嘴红山小型钩、钳矿床等金、铜、钳、多金属矿床(点)多处。南部外围有白山堂斑岩型大型铜矿床。根据己发现矿床类型及成

6、矿地质条件分析,本区是寻找斑岩型金、铜、钳多金属矿的冇利地区。根据前人资料及近些年來基础地质调查及矿产勘查工作的进行,初步认为该带为成矿较为有利的远景区。3•典型矿床硏究对比1.1黑鹰山铁矿3.1.1地质特征①构造黑鹰山铁多金属矿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马鬃山苏木境内,区域大地构造处于阴山东西复杂构造带内,属于黑鹰山东西向构造挤压带。区域上该区位于天山地槽褶皱系的北山晩华力西地槽褶皱带,属于甜水井-雅干深大断裂带控制的铁、铜、钮、金多金属成矿带,成矿地质条件有利。该区由一系列东西向压性构造带构成,地处阴山带上,

7、属阴山东西向复杂构造带的一部分。东西向构造带是区内的主体构造,由东西向的褶皱、冲断裂和挤压破碎带构成。它们不仅控制了区内古生界地层呈东西向展布,也控制了山体地貌呈东西向线状分布。与东西向结构要素伴生的构造形迹主要为北东向张扭性断层。东西向构造带经丿力了长期复杂的构造运动,各期侵入体明显受东西向构造控制,特别是很多重要矿点和异常也受东西向构造带控制。清河沟-哈珠近东西挤压带。呈北西西一南东东向,长达百余公里。上述地层形成一系列紧密线状褶皱,背、向斜相间排列成褶皱群。褶皱岩层倾角一般50。〜70。o该挤压带内与褶皱同

8、时生成的近于平行褶皱分布的冲断层极为发育,冲断面大多倾向北、北北东向。%1地层由于大量岩浆岩侵入,原始地层产状遭破坏。出露地层主耍为石炭系下统白山组(Clb)斜长流纹岩、英安岩、长石石英砂岩等;石炭系下统芨芨台子组火山岩段(C2J2)片理化斜长流纹岩、粉砂质板岩;石炭系中统芨芨台子组大理岩段(C2J2)大理岩、粉砂质板岩等;白垩系下统赤金堡组(Klch)含碳质粉砂岩、长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