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匀间距线列阵波束形成器.doc

均匀间距线列阵波束形成器.doc

ID:53785790

大小:284.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4-07

均匀间距线列阵波束形成器.doc_第1页
均匀间距线列阵波束形成器.doc_第2页
均匀间距线列阵波束形成器.doc_第3页
均匀间距线列阵波束形成器.doc_第4页
均匀间距线列阵波束形成器.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均匀间距线列阵波束形成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实验3均匀间距线列阵波束形成器姓名:逯仁杰班级:20120001(12级陈赓1班)学号:2012011112..1.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的学习,加深对《声纳技术》中波束形成和方位估计的概念理解,理解声纳信号处理的基本过程,为今后声纳信号处理的工作和学习建立概念、奠定坚实的基础。2.实验原理波束形成器的本质是一个空间滤波器。当对基阵各基元接收信号作补偿处理,使得各基元对某个特定方向上的信号能够同相相加,获得一个最大的响应输出(幅度相加);相应的各基元对其它方向的信号非同相相加,产生一定的相消效果的响应输出(对于各基元噪声相互独立的情况时功率相加)。这就是波

2、束形成的工作原理。常用的波束形成方法主要有时延波束形成法和频域波束形成法。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阵形、设计要求以及背景噪声特性下还发展了许多波束形成算法。针对不同的阵形时的波束形成方法是指依赖于阵形的特殊性(如直线阵、圆阵、体积阵等)而得到的波束形成算法:如直线阵波束形成法、圆阵波束形成法,体积阵波束形成法等。针对不同的设计要求也衍生出多种新型的波束形成算法。当对不同的频率响应要求相同的波束宽度时有恒定束宽波束形成法,当对波束的旁瓣级有要求时可采用切比雪夫加权波束形成法。当要求对阵列误差具有宽容性响应时失配条件下的波束形成器[6,362-382]。如果利用

3、噪声干扰的统计特性有高分辨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MVDR)波束形成法,线性约束最小方差(LCMV)波束形成法,线性约束最小功率(LCMP)波束形成法,自适应波束形成法等。但不管是何种波束形成方法,其目的均是在干扰背景下获取某个方向的信号或估计信号的方位。下面仅给出时延波束形成和相移波束形成的基本原理。时延波束形成法(时域)..相移波束形成法(频域)..3.实验内容(1)仿真等间距直线阵基元接收信号,对所接收信号进行延时波束形成,估计目标方位;分析波束形成性能。参数:阵元数16,中心频率1500Hz,带宽500Hz,信号脉宽20ms,信噪比20dB。(2)采

4、用频域波束形成方法对所接收信号进行波束形成,估计目标方位,分析波束形成性能。参数不变。4.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clc;clearall;closeall;N=input('请输入阵元数:');f0=1500;B=500;c=1500;T=0.02;d=0.5*c/f0;fs=100*f0;A=0.1;L=3*(N-1)*d/c;t=0:1/fs:L;theta0=input('请输入目标方位角(角度):');theta0=theta0/180*pi;..x=zeros(N,length(t));fork=0:N-1if(theta0<0)tao=fix((

5、N-k-1)*d*sin(theta0)/c*fs)-1;x(k+1,-tao:end)=A*sin(2*pi*f0*t(1:length(t)+1+tao));elsetao=fix(k*d*sin(theta0)/c*fs)+1;x(k+1,tao:end)=A*sin(2*pi*f0*t(1:length(t)+1-tao));endendplot(x');set(gca,'FontSize',20);title('各基元接收到的信号(无噪声)');xlabel('t/s'),ylabel('A/v');fortheta=-90:90y=zeros

6、(size(x));if(theta>0)fork=0:N-1tao=fix(k*d*sin(theta/180*pi)/c*fs)+1;y(k+1,1:length(t)+1-tao)=x(k+1,tao:end);endelsefork=0:N-1tao=fix((N-k-1)*d*sin(theta/180*pi)/c*fs)-1;y(k+1,1:length(t)+1+tao)=x(k+1,-tao:end);endendsumy=sum(y);ps(theta+91,:)=sum(sumy.*sumy)/length(sumy);endfigu

7、replot(-90:90,20*log10(ps'/max(ps)));set(gca,'FontSize',20);title('时域波束形成(无噪声)');xlabel('{theta}/度');ylabel('输出/dB');gridon..取基元为16,入射角为30度,也的确在30度输出最大。n=normrnd(0,1,1,length(t));w=2*[f0-B/2,f0+B/2]/fs;..b=fir1(128,w,'bandpass');np=filter(b,1,n);pn=std(np)^2;ps=A^2/2;ks=sqrt(ps/

8、(100*pn));x=zeros(N,length(t));xx=A*co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