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783082
大小:42.5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20-04-06
《天生缺陷与干预工程的关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出生缺陷干预工程郑晓瑛主持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世纪大讲堂欢迎您。 在我们国家近年来出生的人口当中,每一年会有七十万的残疾儿,针对这种现状呢,我们国家的计划生育委员会,推出了一项工程,叫"出生缺陷干预工程",今天我就给大家请来了北大人口所的所长郑晓瑛教授,请她给我们讲一讲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好,有请郑教授。好,请坐,给您扶椅子。 郑晓瑛:谢谢。 主持人:好,在咱们正式开始学术报告之前,我们先随便聊一聊。我是在网上也检索了一下您的信息,说您在北大待了十五年, 郑晓瑛:对。 主持人:说您的根就在北大。 郑晓瑛:因为我是从医学院来,后来因为跨学科考到北京大学
2、,从硕士生开始,那么在硕士生之前,我是做了一段临床的医学工作,所以从1985年考到北京大学,读研究生以后,一直就留在了北大,所以我觉得就应该在北大呆了相当长一段时间。 主持人:这是一个工作地点的分水岭,那在1985年之前,您是在----? 郑晓瑛:我是七八届的河北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的,医疗系本科在那儿读的,1983年毕业以后,到河北一个比较边远的地区去支边去了。 主持人:工作了两年。 郑晓瑛:工作了两年,1985年又考到了北京大学。 主持人:支边的这两年,你是不是有一些事情能决定您后来研究什么? 郑晓瑛:因为我在边远的地区,在张家口地区,我想可能在座的会有
3、一些同学对这个比较有了解,就是说那个地区非常边远、非常贫困,那么我在那儿是做一个妇产科的医生,妇产科很多就是要跟妈妈打交道,跟孩子打交道,在这样一个贫困的地区,在80年代,就是我看到大量的孕产妇为了孩子,因为她反复的生育孩子,都不正常了,不断地在生育,最后死于孕产的过程中。也看到了很多孩子,就是在生育的过程中,有的是在刚一生下来就死去了,有的呢,是在生过一段时间后死去,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担,从心理上和经济上。 那么后来我就想,事实上医学本身是很难救人的,这个当然可能跟鲁迅的一段经历,还是有一点想法是相似,就是说医学本身,是面对着病人,病人来就诊的时候,我们就看到了病人,事实上
4、在人群中有很多人,在健康和非健康的一个过程中,有很大的一个空间,我们是可以通过其他的一些方式,不是来看病的方式,让他们转到健康的状态来,所以后来我就考到北大做医学人类学,那么事实上这是一个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交叉的一门学科。 主持人:叫"医学人类学"?它在哪个系里呢? 郑晓瑛:在北大的考古系。 主持人:啊,在考古系? 郑晓瑛:对。 主持人:您从医学院变成一个考古系的学生了? 郑晓瑛:对,因为它需要对各个时代的人要进行研究,看看种系之间的这种变化到底是一个遗传特征是什么样,那么不同人种之间的差异,只有考古能提供这样一个丰富的材料,才能进行这些跨学科的这种研究。
5、 主持人:那么1988年的时候,就应该考古系研究生毕业了? 郑晓瑛:对。 主持人:然后怎么办呢? 郑晓瑛:然后又接着上博士。 主持人:还在考古系上博士? 郑晓瑛:对,因为我的导师是外边的,我的导师就是咱们国家非常著名的人类学家吴如康先生,也是英国人类学皇家学会的我们中国唯一的一个会员,从师于他,我进行了为期六年一个比较规范的,关于医学人类学的学习,那么整个学习的阶段,是在北京大学考古系,但是学习的过程,可能穿插在医学院、科学院和北大。 主持人:那就是1991年博士生就毕业了? 郑晓瑛:对 主持人:然后就留校了吗? 郑晓瑛:然后有一个
6、非常偶然的机会,就是说在1991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北大人口所办了一个比较重要的国际的项目,为世界上各个国家培养硕士研究生,是在生殖健康这个方面,当时需要一个人来作为他的博士后,需要这个人既要有医学背景,又要有社会科学的背景,可能我当时是作为第一批的博士后,就是在人口所做了两年的博士后。 主持人:我可以问一下您现在供职的这个人口所,而且您担当的所长,它的成立日期是什么时候? 郑晓瑛:成立日期应该是在80年代,因为它的前期是在经济学院,后来从经济学院分出来,就变成了人口研究室,后来变成了人口研究所,可能是在1982年的前后,变成了正式的经济学院底下的一个所。 主持人:那您做博士后
7、的时候,等于就是在人口所了? 郑晓瑛:我就在人口所。 主持人:然后好像还有一段留洋史,是吧? 郑晓瑛:后来在博士后结束的这一段时间,后来我就到英国伦敦大学去从事一个合作研究,也是关于生殖健康这个方面,因为我们北京大学是全亚太地区唯一两个这样的由世界卫生组织命名的合作中心,就是专门在生殖健康,而且是跨学科的。那么当时他们就希望我们能有一个中国学者来贡献我们中国研究的一些数据、信息,能把生殖健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