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破山寺后禅院赏析.docx

题破山寺后禅院赏析.docx

ID:53782774

大小:11.67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4-06

题破山寺后禅院赏析.docx_第1页
资源描述:

《题破山寺后禅院赏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①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课后赏析:曲径幽静,花木掩映,天光、山色、澄波,不仅使鸟儿欢悦,而且令人杂念顿消。中间四句不仅写出环境的极静极美,而且体现出诗人内心的旨趣,富有言外之意。赏析“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作者常建是进士出身,但仕途颇不如意,只在江苏做过一任县尉,高才而无位,后来变隐居于湖北武昌的西山。这首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他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种清幽寂静的环境,正适合

2、他的情调和兴趣。他性情如飞鸟,向往自由;心境如止水,万事皆空。所以说,这四句不仅写出环境的极静极美,而且体现出诗人内心的旨趣,富有言外之意。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淡泊功名、宁静致远的清高性情。赏析“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这两句也颇值得玩味。表面看来,“万籁此俱寂”与“但余钟磬音”似乎是矛盾的,其实不然。假如周围一片喧嚣,人们也就不会在意钟磬的袅袅余音。诗人在这里是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只剩下钟磬的声音,其他什么声音也没有,这与常建向往佛门清净的心情是吻合的,抒发了他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淡泊功名、宁静致远的清高性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