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777740
大小:8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4-06
《甲醇汽油项目可行性报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江苏谷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0万吨/年M-50甲醇汽油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号:0606文件编号:0606-2000-FSR-02上海凯赢达化工设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工程设计证书:091019-sj2006年11月·上海1.1概述1.1.1项目名称、主办单位名称项目性质:股份制合作企业t建设地点: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辛丰镇东石村法人代表:1.1.2主办单位基本情况江苏谷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由股东合资建立的股份制合作企业,全部资金皆为自筹,主要从事甲醇汽油的加工及经营,公司注册地为镇江市丹徒区辛丰镇东石村。1.1
2、.3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石油作为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其供应安全问题是目前人们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从中国石油资源情况来看,1987年全国进行了第一次油气资源评价,评价结果是全国有石油资源量787.5亿吨。1994年完成第二次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石油资源量上升到940亿吨,最近各大石油公司对部分盆地油气资源潜力进行了重新评估,石油资源量增至1021亿吨。中国的石油勘探己经进行了50年,己探明的石油地质储量还不到可找储量的一半,可以预期,通过进一步勘探还可以发250亿-300亿吨的石油地质
3、储量。虽然中国的石油资源总量很大,找油的领域广阔,但经过几十年的勘探,10地质条件相对简单的地区探明程度己经很高,而未知地区的地面和地下地质条件都很复杂。石油勘探开发面临诸多难题,如不同地质构造的多期叠合,海相与陆相沉积的交互存在,多种成因机制、煤成烃、未熟烃、热裂解烃在同一盆地内共存,深海石油勘探等等,解决这些难题,有待于理论和技术的创新、突破。因此,从中国己探明的剩余可采储量来看并不乐观,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石油供需矛盾将十分尖锐,面临的形势是十分严峻的。根据中国GDP年增长速度持续保持7%以上的要求,能源增
4、长速度大约保持5.5%左右,石油生产必须大于3.5%的速度增长,而目前中国石油产量的年增长幅度是1.67%左右,即使现有老油田都能保持稳产,新油田加速开发,增长幅度也不会达到3%。中国在致力于保持石油工业持续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石油替代能源的研究开发。从全球的能源发展趋势来看,石油将逐渐会被新能源所替代,这些能源包括生物能、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等,能源资源十分广泛。目前中国进入工业实用阶段的石油替代能源有水煤浆、甲醇、二甲醚、乙醇、天然气等。谁能替代石油挑中国能源的大梁?综合专家的观点,作
5、为石油的替代能源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资源潜力和经济可行性。石油被替代是由于资源不足,石油替代能源无疑应具有资源优势。纵观国内现有可用的能源资源,煤炭无疑是具有优势的。据国家己公布的资料显示:目前中国累计探明煤炭储量8000多亿吨,己探明的、可供建井利用的精查储量达2000多亿吨,维持中国100多年的能源供应不成问题。煤炭直接利用,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较多,若转化成甲醇、二甲醚来利用,其排放指标则优于现有的石油产品。目前中国的煤制甲醇、二甲醚已形成规模产业,在经济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而且国外在甲醇燃料、甲醇制乙
6、烯、丙烯的技术上已获得成功,为全面替代石油提供了现实的前景。另外还有乙醇,相比之下,乙醇以粮食为原料,其资源可再生,但针对中国人多地少、粮食不可能宽裕的国情,乙醇作为替代能源可能会遇到粮食产量的制约。从目前看甲醇制燃料油代替部分车用汽油,最便捷可行。二十一世纪人类赖以生存的主题:一是生态农业,二是节能于环保。利用醇类燃料,主要是指甲醇、乙醇,10当然也包括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正戊醇等高碳醇。这些醇类除了本身可以作内燃机的代用燃料外,还可以作汽油的高辛炕值的调和组分。其中高碳醇还可以作为甲醇与汽油或
7、柴油,乙醇与汽油或柴油的助溶剂。1973年的石油危机冲击了全世界的经济后,使人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地球上的石油资源是有限的,必须研究代替石油系燃料的新能源和替代燃料的开发。1975年瑞典首先提出甲醇可以成为汽车的代用燃料,并于第二年发起并主持召了第一届醇类利用技术的因际会议。当时参加会议的有联邦德国、美国、巴西等14个国家。从此,研究开发醇类燃料在内燃机上的燃用成了国际性的科研项目。美国、日本、巴西、前联邦德国都先后取得了成功,并实现了工业生产、全国销售网点供应。前联邦德国缺乏石油资源但盛产煤,用煤可以制取甲
8、醇,从而选用甲醇作为汽车代用燃料是符合国情的。联邦德国选用的M15汽油(即15%的甲醇和85%的汽油混匀后的新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上不改动现有汽油发动机汽车的部件,与此同时,大众汽车公司等单位加紧研制了使用甲醇的汽车,并取得了成功。我国从八十年代初期开始,在国家科委和中科院的领导组织下,不少科研单位对醇类在内燃机中部分代用和全部代用汽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未能像美国、巴西和德国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