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泽黄草岭磷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浅析-论文.pdf

会泽黄草岭磷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浅析-论文.pdf

ID:53761122

大小:848.8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24

会泽黄草岭磷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浅析-论文.pdf_第1页
会泽黄草岭磷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浅析-论文.pdf_第2页
会泽黄草岭磷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浅析-论文.pdf_第3页
会泽黄草岭磷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浅析-论文.pdf_第4页
会泽黄草岭磷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浅析-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会泽黄草岭磷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浅析-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4年第33卷第2期201206页云南地质CN53—1041/PISSN1004—1885会泽黄草岭磷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浅析丁小平,牛泽林,杨义明(云南伟力达地球物理勘测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217)摘要:会泽县黄草岭磷矿含矿层位为下寒武统渔户村组中谊村段(,Y),胶磷矿由砂屑、砾屑、鲕粒组成,孔隙一基底胶结,多伴铁泥质胶结,颗粒形态次圆、不规则状,细、粗颗粒含量不均;沉积环境处于古陆边缘浅海地域,矿物质来源主要取决于古陆风化淋滤作用。关键词:浅海沉积磷矿;风化淋滤;水动力震筛;同层同期;云南会泽黄草岭中图

2、分类号:61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885(2014)2-201-06会泽黄草岭磷矿位于会泽县城170。方向平距87km处,属会泽县驾车乡所辖。矿床现已初具中型规模,随着今后矿区勘查的深入,相信黄草岭磷矿将会成为云南又一个重要的化工原料矿产资源后备基地。1矿区地层矿区位于扬子准地台(I)滇东台褶带的会泽台褶束南段。矿区出露地层按老至新依次为震旦系上统灯影组(Zbdn),寒武系鱼户村组(∈。Y)、筇寺组(∈q)、沧浪铺组(∈。ch),泥盆系海口组(Dh)、宰格组(Dzg),石炭系统大塘组(Cd

3、)、摆佐组(Cb),二叠系梁山组(P1)、栖霞组(Pq)及第四系全新统全新统(Q)。磷矿赋存于下寒武统鱼户村组中谊村段(∈yz),鱼户村组总厚度125m一540m,与下伏灯影组(Zbdn)整合接触,与上覆筇竹寺组(∈g)整合接触,渔户村组可细分为三个岩性段(图1)。小歪头山段(∈Y):灰黑色中层状粉一细晶白云岩、泥质白云岩、灰质白云岩及硅质岩,硅质岩中夹粉砂岩或粉砂质泥质岩,该段顶部及上部常具铅锌矿化、黄铁矿化。厚度30m~120m。中谊村段(∈Y):由灰色一灰黑色薄层状砂质白云质磷块岩、硅质磷块岩、含磷白云岩

4、、白云岩夹薄层状含磷钙泥质粉砂岩、含磷硅质岩和粘土质页。为主要含磷矿段。厚度>70m。大海段(∈Y):深灰、灰白色中一厚层状硅化白云岩、含结核白云岩、白云岩夹硅质岩。与下伏地层整合部位常具褐铁矿化。厚25m~350m。2矿区构造区内主要构造为一不完整背斜和2条主断层(F。、F)。其次为3条次级的横断层(、F、F)。2.1褶皱黄草岭背斜呈北西一南东向贯穿整个工作区,为轴面近于垂直的对称褶皱,核部地层为震旦系上统灯影组,两翼分别出露渔户村组,筇竹寺组、沧浪铺组、海口组、宰格组,大塘组、摆佐组等,两翼岩层倾角21。一

5、35。。受近东西F断层和北东向F:断层切割,形态上呈现一不完整的破背斜。2.2断层矿区由2条规模较大的主断裂和次级的数条小断层构成总体构造格局,它们控制地层和矿体的分布,造成地层缺失或重复,破坏矿体的连续性。为破矿断层。(1)F正断层:在区域上长度>28km,属穿越本矿区的区域性深大断,走向近东西向,倾向北,倾角75。。斜切黄草岭背斜轴部,使其部分地层缺失。收稿日期:2014.04.18作者简介:丁小平(1958一),男,山东日照市人,地质工程师,长期从事找矿勘查和矿床地质研究工作。2O4云南地质33卷表1黄草

6、岭磷矿品级与主要化学组分比对统计表Tab.1ComparisonofGradeandChemicalCompositionofHuangcaolingPOre鲕状结构:磷质鲕粒以细一粉砂磷质为核心,其外为同心纹层壳层,壳层与核心半径比在1:2至1由层纤状或柱纤维状结晶磷灰石组成,具明显光性特征。鲕粒与其它磷质颗粒混生。生物碎屑结构:本区磷质生物(屑)主要为原始腕足类、软舌螺等组成。常伴鲕粒出现。同生砾状(砾屑)结构:砾屑主要为网环状磷块岩屑,由其组成的角砾状(似竹叶状)磷块岩。(5)胶状结构:呈无定形胶体状,是

7、较大的胶磷矿块体形成组分之一,无一定形状。矿石构造:(1)块状构造:是原生胶磷矿主要构造,其矿物组成呈致密块状体,其含量约90%左右,少量为石英、白云石等副矿物。(2)条带状构造:由深灰色胶磷矿为主的致密块状磷块岩与灰白色白云质、砂质磷块岩相问组成条带,多具波状起伏。深色条带与浅色条带PO含量差值一般6%左右。(3)层纹状构造:是胶磷矿与白云石、砂(粉砂)粒相间分布形成不同成分、不同颜色的两部分而成,深色层纹含胶磷矿、砂粒多,白云石含量少,浅色层纹则与之相反。层纹宽约1mm~3mm,密集平直。3.3矿物组成磷块

8、岩矿石内除胶磷矿外,尚有石英、玉髓、白云石,少量电气石、长石、细晶磷灰石、海绿石、白云母、方解石、铁泥质等。3.4矿石化学成分矿石PO含量高,RO、MgO、CO2含量变低,CaO、F、SiO:相对增高。原生矿CaO、MgO、CO:含量高,F、RO含量低,SiO含量基本变化不大,氧化矿则与之相反。在垂直厚度方向,化学成分随矿石自然类型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情况是,由下至上CaO、MgO、C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