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新昌中生代火山杂岩与火山-沉积岩系特征及其地貌-论文.pdf

浙东新昌中生代火山杂岩与火山-沉积岩系特征及其地貌-论文.pdf

ID:53757602

大小:440.09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24

浙东新昌中生代火山杂岩与火山-沉积岩系特征及其地貌-论文.pdf_第1页
浙东新昌中生代火山杂岩与火山-沉积岩系特征及其地貌-论文.pdf_第2页
浙东新昌中生代火山杂岩与火山-沉积岩系特征及其地貌-论文.pdf_第3页
浙东新昌中生代火山杂岩与火山-沉积岩系特征及其地貌-论文.pdf_第4页
浙东新昌中生代火山杂岩与火山-沉积岩系特征及其地貌-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浙东新昌中生代火山杂岩与火山-沉积岩系特征及其地貌-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4卷第7期绍兴文理学院学报V01.34No.72014年3月JOURNALOFSHAOXINGUNIVERSITYMar.2014浙东新昌中生代火山杂岩与火山一沉积岩系特征及其地貌徐祝余2(1.浙江省新昌县地理学会,浙江新昌312580;2.新昌县知新中学,浙江新昌312580)摘要:新昌地处我国东南部,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很好地记录了白垩纪发生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地质演化过程,尤其是保存了当时地质环境下形成的复合火山杂岩与火山一沉积岩系等地质记录,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该时期地质活动的全息档案馆,同时也是复合型丹霞地貌的代表,在我国

2、地学领域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在新昌出露的复合火山杂岩包括复合岩体、复合岩墙、复合岩流、岩石包体等,主要出露在儒岙、镜岭、拔茅等地.火山一沉积岩系主要属于红色砂砾岩与凝灰岩的组合,分别发育了不同的地貌,主要分布在穿岩一南岩地貌区、潜溪地貌区、大佛寺解开岩一罗汉洞地貌区等.关键词:火山杂岩;火山一沉积岩系;地貌;新昌中图分类号:P583;P9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93X(2014)07—0008—051地理位置新昌地处浙江东部、浙闽低山丘陵区北缘,地理坐标为北纬29。13,,37~29。33"45,东经120。4

3、1"34一121。13"36;东邻宁海、奉化,南接天台,西南毗连磐安、东阳,自西至北与嵊州市接壤.东西相距52.3km,南北间隔36.9km。县境面积为1213km.2地质背景从大地构造位置看,新昌处于亚欧大陆板块东缘、华夏古地块北西端,西部紧邻江山一绍兴断裂带.早白垩世,由于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作用加剧,浙江东部地区处于强烈挤压环境.随着基底断裂的活动,岩浆活动进人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时期,出现了大范围的岩浆上侵和火山喷发,在地表形成了大面积分布的、以流纹岩、火山碎屑岩为主酸性火山岩,包括茶湾组(KC)、西山头组(Kx)、大爽组(

4、Kd)、黄尖组(Kh).火山活动间歇期,局部发育有河湖相碎屑岩沉积.之后,浙江东部的地球动力学环境发生了根本性逆转,由之前的挤压体制转变为引张体制,大陆开始裂解.受其制约,浙江东部断裂活动变得十分强烈,形成了丽水—余姚、温州—镇海、家鹤溪—奉化等北北东向的大断裂和孝丰一三门湾等北西向多组断裂,还发育有次级的东西向断裂.受其影响与控制,在浙江东部形成了一系列断陷盆地,新嵊盆地(新昌一嵊州白垩纪盆地)就是其中之一.在整个白垩纪时期,盆地主要处于河湖相沉积环境,在盆地中相继沉积了馆头组(Kg)朝川组(K。c)和方岩组(Klf)地层,期间还

5、发生了4次规模不等的火山爆发活动.在这个地质过程中,新昌地区,一方面形成了火山一沉积岩系,完整地记录了火山活动与火山活动间隙形成的物质记录;另一方面,受当时引张体系的影响,来自上地幔的基性岩浆不断上涌侵人下地壳中,导致地壳物质熔融,形成酸性岩浆,致使火山岩的成分和成因复杂.两种不同性质的岩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了成因多样、成分复杂的火山杂岩,盆地内的火山杂岩很好地记录下了浙东晚中生代岩浆混合和壳幔作用的地质活动过程.白垩纪末至古近纪初,受造山运动影响,盆地的构造运动就以缓慢上升为主,使整个沉积盆地转变成·收稿日期:2013—11—

6、26作者简介:徐祝余(1970一),男,浙江新昌人,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地理教育及乡土地理第7期徐祝余:浙东新昌中生代火山杂岩与火山一沉积岩系特征及其地貌9为侵蚀地区.在古近纪与新近纪之间的喜马拉雅运动,对该区地层产生影响进而形成节理、断裂.新近纪后期及第四纪初,该区又发生过3次规模较大的间歇性上升运动,形成了海拔约400m、300m及200m左右的3级夷平面.在第四纪中后期还发生数次间歇性上升,形成数级河流阶地.对位于外练使的澄潭江左岸、第1I级河流阶地上河漫滩相底部沉积物的采样,经热释光分析为20.9304-1.57Ma

7、,由采样点到现今河床平水期水面的相对高度为l8.03m,据此可计算出该地在第四纪中后期的地壳上升速度为0.8614m/):j"年¨.自古近纪以来,新嵊盆地经历了漫长岁月的侵蚀、剥蚀,使之前堆积的馆头组(K。g)朝川组(KC)和方岩组(Kf)等红色岩层广泛出露,也使上述岩层发生倾斜,局部地区还发生了较大变动,不同时期的火山杂岩也得以零星出露.3火山杂岩形成及其特征早白垩世,在中国东南部受引张构造体制影响,断层、岩浆活动激烈,发生了玄武岩浆底侵事件.来自岩石圈和软流层的基性玄武质岩浆首先由下而上侵入到下地壳,灼热高温促使下地壳物质部分熔

8、融,产生酸性的花岗质岩浆.如果地质条件稳定,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岩浆就会发生物质交换,进行着机械混合以及化学混合,从接触带向中心体不断行进,从而形成中性至中基性或中酸性成分的岩浆,混合程度如何完全处决于当时的地质环境的稳定状况.但如果地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