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太平洋各路径类型热带气旋的大型环流场特征-论文.pdf

西北太平洋各路径类型热带气旋的大型环流场特征-论文.pdf

ID:53752957

大小:829.38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3

西北太平洋各路径类型热带气旋的大型环流场特征-论文.pdf_第1页
西北太平洋各路径类型热带气旋的大型环流场特征-论文.pdf_第2页
西北太平洋各路径类型热带气旋的大型环流场特征-论文.pdf_第3页
西北太平洋各路径类型热带气旋的大型环流场特征-论文.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西北太平洋各路径类型热带气旋的大型环流场特征-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4年第1期西北太平洋各路径类型热带气旋的大型环流场特征郑颖青,邹燕2,余锦华3,吴启树(1.福州市气象局,福建福州350008;2.福建省气候中心,福建福州350001;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44)摘要:针对K一均值聚类客观分类法得到的西北太平洋7种主要台风路径类型¨J,该文进一步分析了各路径类型热带气旋(简称Tc)相应的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引导气流等环境场特征。结果显示:①2类直行路径TC的副高呈带状,脊线偏南,西脊点偏西,有利于Tc向西直行;5类转向路径的转向点与副高西脊点相比,纬度接近,经度偏西5—10度。②2类直行TC引导气

2、流中的东风带范围更大,5类转向路径的中前期引导气流的偏北分量较大,有利于TC北上转向。③起始日850hPa距平风场上,转向路径rc南侧的偏西距平风明显大于北侧的偏东距平风。(类转向TC北侧OLR高值带中的相对低值区对其未来的路径有良好的指示意义;各类Tc有向其西北方的OLR负距平区移动的趋向。⑤低纬转向类和西北行转向类在ElNino年的平均频数明显比LaNina年的大,其它几类的两种年型频数差异不大。关键词:热带气旋;环流特征;年际变化;路径类型;西北太平洋中图分类号:P4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3011(2014)01—0001—04用最大风速≥17.2

3、ms且生命史达1天以上的TC引言个例。环流分析采用NCEP/NCAR每6h一次和逐热带气旋(简称TC)活动受其周围大气、海日再分析风场、高度场资料;NOAA的逐日平均和洋多种环境因素影响。因此,研究影响各路径类型长期平均对外长波辐射(OLR)资料,并由这两种的环流特征对预测热带气旋的路径十分重要。资料计算出逐日OLR距平值;以上资料年代为1990周学群分析了200hPa辐散环流对台风路径—2009年,分辨率0.25。×0.25。。还有1965—2009的影响。江吉喜J、林惠娟等分别讨论了热带气年逐月海温(SST)距平资料,分辨率2。×2。。旋路径与海温的关系。陈瑞闪总结

4、了影响台风路2环流场特征径的多种因素,包括副热带高压、ITCZ、500hPa变高场、东风波、双台风、热带云团、台风内力、环流分析中平均路径和平均起始位置均采用西风带环流系统、地形、风场、中尺度系统、低层1990—2009年的20年平均值。各类Tc的个例和平冷空气和高空冷涡等。郑颖青等¨用K一均值聚类均路径见图1。采用合成分析法分析各类TC的环流法将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路径分为7类,5类转向背景。尽管路径分类时考虑了TC的空间位置,但路径和2类直行路径。现着眼副热带高压、引导气各类的个例仍较分散。为突出各类型的环流特征,流等与热带气旋路径密切相关的因素,进一步探讨合成分析时

5、,每类选取起始位置在该类平均起始位这7类Tc在大型环流场上的差异,以期为热带气置附近的个例;其中,TC数<50的类别,选取旋路径预测与分析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参考依据。20%的个例;TC数≥50的类别,选取10%的个例(详见表1)。1资料介绍2.1500hPa高度场本文采用1965—2009年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副热带高压是影响台风路径的一个重要因素,(JTWC)每6h一次的最佳热带气旋路径资料,选其周期变化、形状特征对台风路径均有影响J。收稿日期:2013—07—02分析各类Tc活动期间的500hPa合成高度场,12014年第1期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平均生成位置偏东南(西北)。中

6、的相对低值区对其未来的路径有良好的指示意义。由于1970年代中期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各类TC西侧、北侧的OLR负距平区与其未来路径增暖,且各月气候变率不同,先把各月SST距平有较好的对应关系,Tc有向OLR负距平区移的资料分别进行去趋势化。用1965—2009年去月份趋趋向。势化的逐月SST距平资料,以Nino3.4区海温距平3(6)A类和B类在E1Nino年的平均频数明显个月滑动平均值,6—11月的平均SST距平≥0.5比LaNina年的大,其它几类的两种年型频数差异℃、≤一0.5℃分别作为E1Nino年和LaNina年的不大。标准,分别统计所有E1Nino年和L

7、aNina年的各类参考文献TC平均频数(见表2)。A类和B类E1Nino年的平[1]郑颖青,余锦华,吴启树,等.K一均值聚类法均频数明显比LaNina年的大,通过了显著性水平用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路径分类[J].热带气=0.01的t检验。这两类TC的生成位置偏向东南,象学报,2013,29(4):607—615.两种年型的频数差异和Wang的研究结果一致;其[2]周学群,张翔.200hPa辐散环流对台风路径的它几类的两种年份频数差异不大,均未通过显著性影响[J].热带气象学报,1995,11(1):18水平=0.05的t检验。—25.表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