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运河对常州城市风貌形成所起的作用-论文.pdf

浅论运河对常州城市风貌形成所起的作用-论文.pdf

ID:53748064

大小:408.42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2

浅论运河对常州城市风貌形成所起的作用-论文.pdf_第1页
浅论运河对常州城市风貌形成所起的作用-论文.pdf_第2页
浅论运河对常州城市风貌形成所起的作用-论文.pdf_第3页
浅论运河对常州城市风貌形成所起的作用-论文.pdf_第4页
浅论运河对常州城市风貌形成所起的作用-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运河对常州城市风貌形成所起的作用-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1卷第4期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Vo1.31No.42013年8月JournalofChangzhouInstitute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Edition)Aug.2013浅论运河对常州城市风貌形成所起的作用张新荣(常州工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江苏常州213002)摘要:文章围绕常州城区运河的历史变迁,归纳了运河对形成常州街巷格局、桥梁造型、堤岸码头以及路名街名、庙会集市、行业分布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提出了保护和修复运河历史文化遗迹的几点建议,希望能给常州市的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提供一些素

2、材。关键词:运河;街巷格局;居住形式;房屋造型;桥梁;码头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0887(2013)04—0009—05常州老城区的一条运河是由西向东走向,大本文的话题紧紧围绕这条由西向东流向的运河而致从西门直街开始由西向东穿过常州市最老的城展开。常州市区范围南北向距离不长,过了老运区中心至东坡公园外的东门出去汇入京杭大运河已经是南郊了,当时的南门有尉司桥(又称御河。前些年,常州在城市拓扩的大拆大建浪潮中,史,今名广化桥),常州知府穆炜把运河修到南城延陵中路被扫荡成“三光”,青果巷被咬成

3、“锯脚,使城区南面的范围扩大了一些,一直到德安桥齿”,前后北岸被“全拆先生”拆得“面目全非”,常(今同济桥)止,而一过北门青山桥就已然是农村州老城区模样大变。进入“十二五”以来,常州市了。如今,常州市行政区域重新调整后,市区面积政府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把对运河的保护和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有面积280平方公里发工作作为重点要积极推进的大事来抓。从政府现已扩大到1864平方公里,中心城区面积也从领导到各大媒体,从文保单位到规划部门,几乎都原来的120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700平方公提到关于运河历史遗迹及沿岸历史文化街

4、区的保里。当然,常州城区现在的运河已远不止一条,经护和开发,因为它们是这座城市最后的记忆,是这过历代改造和迁移,已经有数条运河穿城或绕城座城市的灵魂,是反映常州城市历史文化的“一而过,但它们依旧保持着自西向东的流向。扇窗户”。一、运河的历史变迁笔者自幼居住在东门附近,对常州老城区的情况还是比较熟悉的。当时的城市范围也不过是地处太湖流域的常州市,城区内水网密布,港从西门怀德桥到东门水门桥,今天市中心的大部汊纵横,素有江南水乡之美称。据说明代万历年分是以延陵西路和延陵中路(与老运河平行,往前,京杭大运河流经常州旧城南部,后

5、来常州知府东过白家桥到戚墅堰是延陵东路,上世纪也曾叫穆炜有了大运河南迁的想法,于公元1581年,开过解放路和东方红路)为走向的。说起延陵路还始重新修筑运河,形成如今大运河环绕城南而老有一段佳话。春秋时期,吴王寿梦之子吴季札不运河仍旧穿城而过的格局。现在的老运河最西边愿继承王位,只身耕读于常州焦溪的舜过山,后吴由运河路途经关河路分开,自西向东途经三堡街、王馀祭遂就地册封吴季札,命名延陵,这是常州历西仓街和西圈门、西直街,至西河沿、西瀛里与西史上最早的地名,前几年修改路名时考虑到延陵下塘交汇处新老运河分流,沿途还经过广济桥

6、西路和延陵中路的中心地位才被沿用过来。因此(也叫西仓桥,已移到东坡公园)、锁桥、文亨桥、收稿日期:2013—04—17作者简介:张新荣(1962一),男,副教授。10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3钲篦箕巷、表场、毗陵驿遗址。老运河人西水关后,(758—760年),建元寺规模扩大成为常州之冠,过弋桥、广化桥,顺着西下塘、东下塘和青果巷,途从此盛名远扬。到北宋初年建元寺又改名太平天中还穿过新坊桥、元丰桥、太平桥、水门桥(古名国禅寺,并置石经幢两座于山门两侧(太平寺后通吴桥,又名永宁桥)、飞虹桥等桥梁,最后紧挨毁于战乱,现

7、有一座石经幢还保留在老运河延陵着延陵中路穿过东坡公园向东流向宽阔的大运中路段通吴门旁)。苏东坡来常州也多次游历太河。老运河几经风雨和沧桑,可以说已成为常州平寺,留有《太平寺观牡丹》等诗篇。宋朝诗人杨城区内唯~能见证常州历史发展的一条重要文化万里《题太平寺诗》有“太平占寺幼灰余,夕阳惟长廊,是常4,1I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照一孤塔”的诗句。公元1703年康熙皇帝南巡时根据张庆中撰写的刊登在《龙城运河文化》曾御书“太平寺”匾额。太平寺目前还有文笔塔上的文章记录,在古代,常州东门旁运河上有座高高地矗立在那里,它象

8、征着常州文化的繁荣与“通吴门”(这可能是常州老运河上最早的遗迹),兴盛。在常州各城门中地位显赫,五代十国时,当时的吴常州老运河曾经经历了很多次的开挖和扩国吴王,姓杨名行密,行伍出身,安徽合肥人,打下建,许多遗迹还散落在各河段。在西门直街锁桥扬州后自封为吴王,常州归扬州管辖范围,吴王修北侧,有一块约高2米、宽1米、厚0.20米的碑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