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贵溪象山丹霞地貌景观与景观保护-论文.pdf

江西贵溪象山丹霞地貌景观与景观保护-论文.pdf

ID:53745320

大小:960.1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2

江西贵溪象山丹霞地貌景观与景观保护-论文.pdf_第1页
江西贵溪象山丹霞地貌景观与景观保护-论文.pdf_第2页
江西贵溪象山丹霞地貌景观与景观保护-论文.pdf_第3页
江西贵溪象山丹霞地貌景观与景观保护-论文.pdf_第4页
江西贵溪象山丹霞地貌景观与景观保护-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西贵溪象山丹霞地貌景观与景观保护-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2卷第3期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_32No.32013年9月JOURNALOFEASTCHINAINSTITUTEOFTECHNOLOGYSeD.2013江西贵溪象山丹霞地貌景观与景观保护黄宝华,刘富军,郭福生,邹水根2,邹有泉2(1.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江西南昌330013;2.江西省贵溪市国土资源局,江西贵溪335400)摘要:江西象山发育典型的丹霞地貌景观,属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象山园区。通过野外实地调查,象山丹霞地貌景观类型丰富,具有典型性、稀有性、自然性、系统性和完整性、优美性等景观特色。可将这些景观的成因类型划分为水流

2、冲刷侵蚀型、崩塌残余型、崩塌堆积型、溶蚀风化型和溶蚀风化崩塌型5种类型,同时从地质背景、地层岩性、构造及风化作用等方面对该区地貌景观作了成因分析,并提出建立丹霞地貌核心保护区等景观保护措施,实现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丹霞地貌;景观特色;景观保护;象山;贵溪市中图分类号:K9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512(2013)03-0227-05黄宝华,刘富军,郭福生,等.江西贵溪象山丹霞地貌景观与景观保护[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3):227—231.HuangBao—hua,LiuFu—jun,GuoFu·she

3、ng,eta1.TheDanxiaLandscapefeaturesandprotectionofXiangMountaininGuixi,Jiangxi[J].JournalofEastChinaInstitute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2013,32(3):227—231.象山丹霞地貌园区隶属于江西省贵溪市,位于1区域地质背景贵溪市南郊,北临信江、南靠武夷山脉、东毗圭峰、西I临龙虎山,东西长约6公里,南北宽约2.6公里,园区处于扬子板块与华南板块结合带的萍总面积近10平方公里,是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的乡一广丰近东西向深

4、断裂的南侧、武夷山北北东向三个园区之一,园区分为挂榜山、徐岩和仙人桥三隆起带的北西侧,鹰潭一永修深断裂在其西缘通个景区。过。区内丹霞地貌成景物质基础以上白垩统紫红丹霞地貌作为地貌学的一个新的领域,已日趋色砂砾岩、砂岩和粉砂岩为主。区内断裂较为发成熟,国内外大量的丹霞地貌被发现并加以研育,以燕山期形迹较为明显,依展布方向主要可分究_lI4j,大量的丹霞地貌景观被开发利用,成为近为北北东、北西和近东西向三组。由于处于近东西年来地学旅游产业中的重要支柱。郭福生、姜勇彪向、北北东向、北西向数条深大断裂带的交汇处,节等人在丹霞地貌景观调查技术、景观发育特征、形理

5、和裂隙极为发育,这些节理、裂隙对于本区地貌成机制等方面对信江盆地、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进景观的形成有着明显的控制作用。行了深入的科学研究与探讨。本文主要阐述2丹霞地貌景观形态特征与特色了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象山园区丹霞地貌景观形态特征、特色,探讨了该区丹霞地貌的成因类型与2.1景观形态特征形成机制,从景观资源保护角度出发,为该区的旅园内地貌主要为紫红色砂砾岩构成的丹霞地游资源保护提供指导意义。貌,孤峰独岭,自然形成,以形肖物,用物取景,景趣相成,壮丽多姿。收稿日期:2013-05-21责任编辑:张发祥基金项目:东华理工大学校长基金“丹霞山、泰宁、龙虎山世界

6、地质公园仙人桥:东西走向,长达7O米,宽约2O米,桥丹霞地貌遥感影像特征研究”(DHXK1205);江西省科技计划下中空,似一桥高架于山坞中。西部陡峭处,壁立项目“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同旅游环境容量研究”l0余米,东部山势呈坡形,可缓步直抵岩顶,顶部高(201l1BBG70011一1)资助。穹园整,约20平方米,置身岩顶,可一览贵溪城池作者简介:黄宝华(1983一),男,江西乐安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旅游地学研究。全貌。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描述为:“驾虹230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表1象山园区丹霞地貌景观一览表一系列的山前或山间拗陷盆地,燕

7、山期构造运动加成因类型形态类型典型景观名称剧,盆地演进由拗陷进化为断陷运动。至晚白垩三峰山、徐岩、龙口岩、风洞、铁世,构造运动趋于平缓,盆地规模扩大至极限,盆地石寨笼关象、三羊探母、小隐岩(广觉寺)、尼姑岩、狮子岭、堆钱石此时开始沉(堆)积一套巨厚的紫红色陆相碎屑岩。石崖夏言岩、徐岩、狐狸岩本区由于受到区域性断裂带活动的控制和影水流冲刷侵蚀型嶂谷(一线天)一线天、回音谷响,成为信江盆地中南中部三角形断陷沉积区。在多面山挂榜山、望鼓楼、老虎山断裂带附近受断裂构造后期活动的影响,地层产状水蚀洞穴壁崖洞、溶洞、溶洞群也发生明显变化,如园区西侧挂榜山一带,地层

8、产河、潭、泉、瀑飞雪、喷珠、横垄水库状倾向南东,倾角变陡,为多面山或猪背山地貌类型的形成创造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