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74334
大小:1.47 M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08
《《传播与社会学刊》处理流程与投稿须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傳播與社會學刊》處理流程與投稿須知《傳播與社會學刊》學刊園地公開,凡探討傳播與文化或社會關係而未經發表的中文學術論文,均歡迎投稿。審稿程序:1.本刊收到來稿後,將由編輯委員會先作初審。如初審認為稿件適合本刊,主編將委任編委會中一人擔任責任編輯,責任編輯會提名合適的論文評審員,稿件將以雙匿名方式交付兩位或以上的評審員審查。2.如評審員提出修改意見,本刊會把審查意見寄回,請作者參考修改後連同答辯說明(explanationnote)再交回本刊。3.如兩位評審員意見相左,本刊會安排第三位評審員或由責任編輯參與評審工作,再由編輯委員會決議是否刊登。4.在一般情況下,本刊會於收到
2、稿件後3個月內回覆作者是否接受稿件。注意事項:1.論文一般以15,000字為原則。2.本刊不接受已發表的中文論文及一稿多投的論文。3.作者必須依照本刊的論文體例寫作投稿。4.來稿一經刊登,本刊將享有其刊登和出版之權利。作者不得把作品再投稿至其他刊物。5.依國際學術慣例,曾在國內外學術會議宣讀的論文集(conferenceproceedings)視為未曾發表,歡迎賜稿。6.本刊編輯委員會對論文刊登與否有最終決定權。7.本刊不設退稿服務,請作者自行保留原稿。論文體例來稿應包括封面、摘要、正文、參考文獻等。為便於匿名審閱,正文請勿出現可能透露作者身份的文字。JCS29_FA02
3、_4July2014.indd2678/7/144:00PM一、封面(頁首)封面需註明論文題目和所有作者的姓名、任職機構、職稱、聯絡地址、電話、傳真、電郵等。二、摘要(第2頁)摘要包括中文摘要、英文摘要、中英文關鍵詞等。(一)中文摘要以200字為限,應包括研究問題、目的、方法、發現等。(二)英文摘要以450字為限,應包括研究問題、目的、方法、發現等。(三)中英文關鍵詞各不超過5個。三、正文(一)子目標題位置:置中,用黑體字。子題位置:靠左對齊。次級子題位置:靠左對齊,以羅馬數字(I、II、III、IV……)標示。(二)段落每段起始於第三格(即第三個字位)。(三)標點1、標
4、點須全形輸入。2、使用中式標點符號:「」為平常引號;『』為第二級引號(即引號內之引號);《》用於書籍、博碩士論文及期刊,如《新聞學研究》;〈〉用於單篇論文及書籍之篇章,如〈民意與公共性:批判解讀台灣電視談話節目〉。(四)數字1、一般數字(如日期、頁碼、註釋號碼、百分比等)採用阿拉伯數字。2、單數、題目中的數字、圖表號碼、中國傳統曆法日期等採用中國數字書寫。(五)引文1、直接引述,須知引號,並用括弧註明引文出處。例1:「……。」(李金銓,2004:3)268例2:李金銓(2004:3)指出:「……。」JCS29_FA02_4July2014.indd2688/7/144:0
5、0PM2、引文較長,可獨立成段,無須引號,但每行要空出四格,上下各空一行。3、間接引述,須標明出處。例1:朱立(1999)認為……。例2:其他學者亦有類似見解(陳韜文,1992;孫旭培,1999;袁軍、韓運榮,2000;祝建華,2001;汪琪、沈清松、羅文輝,2002)。4、引文有多個出處,一般以出版年份排列,並以「;」分隔。(六)翻譯徵引外國人名、外文書籍、專門辭彙等,可沿用原名。若採用譯名,則須在正文首次出現處,附上原名於括弧內。(七)註釋1、註釋附於正文及參考文獻之後。正文註釋用阿拉伯數字編號,如1、2、3……,置於標號符號後的右上角。例:這種觀點非常少2見。2、註
6、釋內引文形式與正文同。(八)圖表1、標題置於圖表上方,註記置於下方。2、圖表置於文中適當位置,超過一頁者一般附錄於參考文獻之後。四、參考文獻(一)僅需羅列文稿曾徵引之文獻。(二)中西文書目並存時,先排中文,後排西文。(三)中文作者(或編者)以姓氏筆劃排序;英文作者(或編者)以字母次序排列。中文作者(或編者)用全名,英文作者(或編者)姓在前,名縮寫於後。(四)同一作者的著作,按出版年份排列,舊著在前,新著在後。若出自同一年份,在年份後標示abc,如(2002a)、(2002b)、(2002c)。(五)文獻資料一般包括作者姓名、出版時間、標題、卷/期數、頁數、出版地、出版社等
7、。(六)範例269JCS29_FA02_4July2014.indd2698/7/144:00PM1、期刊論文例1:祝建華(2001)。〈中文傳播研究之理論化與本土化:以受眾及媒介效果整合理論為例〉。《新聞學研究》,第68期,頁1–22。例2:Huang,Y.H.(2000).ThepersonalinfluencemodelandgaoguanxiinTaiwanChinesepublicrelations.PublicRelationsReview,26,216–239.例3:(作者多於一位)Grunig,J.E.,Gru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