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生产工艺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pdf

水泥生产工艺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pdf

ID:53729873

大小:172.48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20

上传者:mggk
水泥生产工艺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pdf_第1页
水泥生产工艺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水泥生产工艺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技术研发TECHN0L0GYANDMARKET水泥生产工艺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沈广宗(梅县区金雁水泥有限公司,广东梅州514700)摘要:水泥是构成混凝土的关键原料,水泥的性能具有极大的影响作用,尤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举足轻重。文章对混凝土耐久性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了阐述,并针对现今水泥生产当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利于我们观念更新,从耐久性的角度对混凝土和水泥的质量进行评价。关键词:混凝土;水泥生产工艺;耐久性doi:10.3969/j.issn.1006—8554.2014.04.0960引言损。水工混凝土磨损的主要因素就是气蚀和冲刷。试验证明,目前,作为建筑结构中使用最广泛的材料混凝土,其耐久水泥中具有最强抗冲磨能力的是C3S,其次是C3A,最差是性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从前工程中都对混凝土的强度比较重C2S。但对冲刷磨损来讲,增加混凝土密实性极为重要,增加混视,而对混凝土的耐久性比较容易忽视。但应用和试验都表凝土密实性就是在水泥中增加C3S含量,其性质是相同的。明,在使用钢筋混凝土和混凝土的时候,当组成混凝土本身材1.4钢筋锈蚀料有害成分的物理及化学作用受到空气、土壤、水中有害介质这是混凝土结构在早期被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混凝的侵蚀,会出现膨胀、松软、开裂、溶蚀、剥落及强度等级下降等土中孔隙内通常有浓度很高的ca(OH),故其均在l2.4以上情况,甚至还会产生倒塌或结构破坏。随着我国不断推广应用pH值。钢筋表面在此情况下出现氧化膜(2~6)×10—3um,混凝土和高强混凝土,人们越来越广泛地关注混凝土的安全性导致钢筋表现为钝化状态。若破坏了钝化膜,腐蚀钢筋的情和耐久性。况就会发生。混凝土内CO的扩散速度是对混凝土碳化产生1对混凝土耐久性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影响的主要因素。当CaO含量在水泥中较高,就会增加CO破坏混凝土的主要因素有四类:化学作用的破坏;物理因的吸收量,就会将失钝时间延长,碳化速率由此而减缓。素的破坏;磨损;钢筋锈蚀造成的破坏。2控制水泥生产工艺1.1化学原因导致混凝土侵蚀水泥具有愈高的活性(强度),高于表面积,就有愈好保水不利于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的主要因素是水泥中含量较性能,从而产生愈强的抗碳化和抗渗性能,从而加强了混凝土高的C3A,因此ASTM—V型水泥规定必须<20%的2C3A+的耐久性。但是,如果水泥的细度愈细将导致对水量需求愈C4AF含量。水化物中Ca(OH)的含量因火山灰反应而减少,大,其出现的结果就是混凝土开裂和膨胀,或者使混凝土出现因此有粉煤灰和磨细矿渣掺与的水泥对抗硫酸盐的侵蚀比较极大水保,这些是混凝土过早被破坏的首要因素。混凝土本有利。然而火山灰反应需要的时间较长,因此应采取方法制身具有抗破坏性,它的第一道防线就是其水密性和完整性,这备混凝土,使混凝土受到硫酸盐侵蚀的时候在达到足够龄期是与混凝土耐久性有关的第一项,具有至关重要的避免开裂的后。同时,在具有一样条件的前提下,水泥掺有磨细矿渣等混作用。对早期强度有作用的熟料矿物成分中C3A,对抗化学侵合材料,便于混凝土对酸的侵蚀进行抵抗。不过,就抗酸性来害以及对避免裂缝、抗磨损的产生非常不利。因此,在三高配讲,混合材料和水泥化学成分产生的作用,远没有混凝土的密料的高铝氧率、高饱和比、高硅酸率的条件下,应将C3A的含实性作用大。碱一骨料反应也是破坏混凝土的因素,这是不量尽可能减少,并尽量淬冷高温熟料。所以要优先重视新型争的事实,对自身28d和强度具有极大作用的还有水泥碱含篦冷机和长径比小的窑型。同时,若由于原燃料的限制无法降量。然而碱一骨料反应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水的存在,因C3A至7%以下,可以掺入一定量的粉煤灰和高细矿渣,以使此含碱量较高的水泥在混凝土制备中大量使用,其密实性提新浇混凝土温度的表面梯度降低,对水化热降低十分有利,并高可以降低破坏反应,而且降低了地上构件被破坏的系数。且使后期形成的钙矾石也减少了,从而对混凝土开裂的风险进在原料条件不好的情况下,抑制碱一骨料反应的有效方法就是行了有效预防、降低,混凝土最初出现开裂情况就是因湿度梯将磨细矿渣多掺些并使其强度保持较高。度高。水泥活性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得到极大提高,随之水1.2物理引起的破坏泥增加了它的需水量和水化热,使得混凝土提高了它的表面湿物理方面使混凝土受到破坏的因素有:交替冻融、渗透度梯度和温度梯度,使徐变系数降低,导致混凝土高强度下相水、交替干湿、盐的结晶。比于低强度下更容易开裂。为了解决既要降低需水量和水化1.3磨损热,又要磨细、高强这对矛盾,水泥工作者做了很多努力,一方磨损可分为两种:气蚀及冲刷的作用导致的磨损和机械磨面努力使冷却速率加快和C3A含量降低,另一方面对水泥粉158 技术与市场技术研发20l4年第21卷第4期磨的工作参数加以改变,重新调整一下,调整控制曲线RRB的实施细度控制。水泥磨细具有两面性,和其他事物一样,它提斜率(n值)在1.0左右,配置水泥颗粒级要科学合理。高了需水量但对耐久性非常不利。较好的选择是联合球磨机3控制细度方法一辊压机粉磨系统或立磨,节能效果不言自明,重要的是便于分析颗粒的分布不难知道,传统的细度控制属于非常简单需水量的控制。水泥粉磨控制过程中温度也非常重要。的、粗略的一种控制,它仅仅关注了大颗粒引起的水泥水化反2)混凝土的密实性提高的有效方法就是用高强水泥制备应,而颗粒大小不同对水泥的共同作用却被忽略了。所以笔者高强混凝土,从而使其耐久性增加。认为传统的生产控制措施有必要加以改变,明确一种新的控制3)对混凝土的耐久性产生不利因素主要是水泥中细磨矿细度手段。渣较多掺人,加之混合材粒径较粗,极大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3.1控制均匀性系数在有较高C3A或碱含量的条件下更是如此。评价水泥颗粒分布宽度就是均匀性系数,水泥颗粒分布范4)在原料不太好的前提下,不必为达到较高28d强度而不围越窄均匀性系数就越大,水泥颗粒分布范围越宽均匀性系数加限制地过分采取措施提高比表面积。R型水泥并不比非R就越小。粉磨中颗粒级配的情况由均匀性系数的控制充分体型水泥优良。现,提供最直接的依据为我们对不同级配水泥性能进行调整及5)生产高强水泥熟料的时候,C3A含量要加以控制,还有探索。一点必须注意,提高硅酸盐矿物含量,便于提高混凝土的耐久3.2控制特征粒径性。熟料的冷却速度非常重要,主要措施就是采用有优越性能特征粒径不仅仅关系到水泥总细粉的含量,而且对水泥强的冷却机和长径比小的窑。度增进率具有极大的影响,它越小,表明有越多的水泥细粉含参考文献:量。所以,控制特征粒径,可以更细致掌握、了解水泥粉磨状[1]赵绪礼.水泥性能与混凝土耐久性的关系分析[J].价值况,便于调整品种不同的水泥细度。工程,2010(23).3.3筛余控制32ILm[2]邹兵华,李占斌,李鹏,等.发泡剂对水泥宏观发泡效果的国外学者研究水泥特性认为,对强度发挥重要作用的颗粒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08(S1).为3—32tam,所以,水泥行业应将32tam筛余列为重点控制对[3]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建设工象。然而怎样控制标号不同的水泥,现今所知,国内只有少数程水泥质量管理的通知[J].上海建材,2002(6).水泥42.5R的控制范围在32tim(24%±2.0%),所这方[4]陈立军.混凝土渗透性测试方法的改进及水胶比的影响面还需要我们做很多工作。[J].混凝土,2005(11).3.4控制比表面积[5]阮燕,方坤河,曾力,等.高掺量粉煤灰碾压混凝土的孔结通过实施以上方法控制后,控制比表面积还应进行。因水构研究[J].粉煤灰综合利用,2003(2).泥颗粒微观粉磨程度难以通过均匀性系数和特征粒径进行反[6]谢成新,郑建岚.高性能混凝土的抗裂性能研究评述应,而颗粒不同级配的微观情况能通过比表面积得以反应,所[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s1).以比表面积控制还需进行。4结语1)必须将水泥磨细的级别增加。要尽可能提供有利条件(上接第157页)在粘层油处于高温状态时,应采用专用设备对土工布实施进行改善。采用钢筋混凝土加固法时期发挥气垫加固的作用。迅速且及时的铺设。在摊铺时应要求其达到平整且不存在褶为了不对沥青面层施工造成影响,应在最后一层沥青混凝土摊皱现象。运用人工操作方法对局部出现不到位的现象进行处铺前对检查井起垫加固进行操作。首先应运用人工操作的方理。要求在接口位置进行15cm的搭接。当混凝土铺筑施工法对原混凝土路面检查井周围30~40cm实施深度为30cm结束之后,应运用胶轮压路机碾压路面,确保土工布与热沥青左右的破除,并清理渣土。根据设计部门提供的加固方法及图的粘结达到密实状态。纸要求对模板实施支设,并放入钢筋笼。结合设计高度垫好井4结语盖座,并向四周拉长线,使其能和周围高程达到一致顺接,随后由于目前“白改黑”工程仍处于初步阶段,但随着城市规划采用超过原路面标号的水泥混凝土对井盖四周进行浇筑,结合的逐渐发展,“白改黑”以便捷的施工方法以及低廉的特点,必相关规范要求合理实施振捣及养护。定会被广泛的应用及普及。只有运用合理有效的施工组织及3铺设土工布及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摊铺严密的技术措施,才能使公路工程质量及施工进度得到显著当混凝土基层处理完成且清扫干净之后,应运用专用大吨改善。位沥青路面喷洒机对粘层油进行加热,使其温度达到150℃~参考文献:170~C后方可实施喷洒。在喷洒的过程中应确保达到均匀处[1]周洪军.浅谈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施工技术[J].理,使其喷洒量控制在1.2kg/In最佳。公路,2009(8).75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