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课改让师生共成长李丽.doc

践行课改让师生共成长李丽.doc

ID:53717568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6

践行课改让师生共成长李丽.doc_第1页
践行课改让师生共成长李丽.doc_第2页
践行课改让师生共成长李丽.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践行课改让师生共成长李丽.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践行课改让师生共成长——浅谈践行高效课堂的几点感悟新一轮的课改劲风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积极地接受新的挑战。正确认识并理解新课改的理念,并力争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得以实施和有所体现。我校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实施自主合作式的小组教学模式,向教师推出“杜郎口”式的合作学习方式:在上课的前一天下发导学案,导学案中把知识问题化,让学生先预习,思考预习过程中已有知识和新知识的衔接、矛盾,课堂上分组板演完成导学案上的内容,把所有的问题答案呈现在黑板上,然后逐一检查正误,通过纠错、释疑,掌握新知识。在三年多的教学摸索过程中,有过欣喜,走过弯路,遇到了许多困惑和问题。以下是本人在这三年多的教学实践中的一些

2、困惑和感悟。小组自主合作学习模式带来的一些困惑按照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原则进行分组,每组一位学习组长,这种派对方式科学合理,教学者初衷是想通过成绩好的同学帮助并带动基础薄弱的同学,真正实现“互助”的目的。其中也有不少问题凸显出来:1.预习完成学案显现的问题由于在本年级所有全部实行此模式,开始学生有新鲜感,学习也有主动性,但一段时间后,问题就暴露了出来:所有功课都使用此模式,每节课都用导学案,每天至少要完成5科导学案,各科老师都想争取时间,导致学生学习疲惫,学习热情越来越淡薄,直至有些学生完全丧失兴趣,每组中基础好的2—3个同学在课外可以把学案完成,但仍不能积

3、极主动地思考、探究设计的问题,使学生感到只是完成老师要检查的任务,被动消极的态度直接影响课堂效率,更有甚者照搬组内其他同学的答案,根本没有起到课前预习的效果给课堂讨论、探究、展示带来了困难。2.课堂讨论的目的性、实效性不高。在课堂讨论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让学生讨论,教室里马上就会出现一片热烈讨论的场面,开始我比较欣喜学生这一积极主动的表现,后来走下讲台,发现这只是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活而无序”;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做其他的事情。究其原因,一是基础薄弱制约了学生自学、讨论,二是缺乏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长此以往,养成一遇到问题就依赖他人,不利于培养学

4、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学生责任心、上进心、自制力的形成。一次听区级公开课,对问题的讨论有些感触,简单的问题也讨论得很热烈,其实作用不大,而稍有深度的问题,学生则不知道问题思考的方向,把握不好时间,老师让讨论就讨论,让停就停;不考虑学生是否已讨论好,或有没有思考好,时间一到,马上要求学生回答。这既不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不尊重学生,这种名为“合作学习”的讨论显然是流于形式的。3.展示成果积极性不高小组讨论展示成果时,有的小组始终只有1~2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只是心不在焉地坐着;有的小组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每次都是那几个同学发言,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感受,减少了“弱势

5、”学生的表现机会,他们的成功感、喜悦感必将弱化,学习热情也会有所下降,导致提前出现两极分化,有悖于新课改的精神,也不利于小高考教学目的实现。在展示过程中,各组都有任务,好像都有事可做,但每组都只满足于本组任务的完成,其他组出现的问题不去积极思考,反而有些“幸灾乐祸”式地看热闹,知识掌握得非常片面、肤浅。4.“导学”模式不应受限于座位的安排每个小组都是6~8人一组,课桌排成U字形,没有—个学生面对着黑板,需扭头看板书,这种座位一坐就是两年,我觉得对正在发育期的小学生来说,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对于学习习惯差的学生群体,教学秩序的控制难以保证,虽然以前的课桌摆放有些中规中矩,但有利于教师通过

6、观察学生的表隋,臆测知识掌握的情况。因此,针对以上情况,我结合自己在日常教学中结合实际经验,谈谈我的想法。1.导学案的设计既要灵活多样,又要精心构建问题链,切记避免编制“习题化”。在教学中根据学情和教学内容灵活处理,并不是每课时都采用导学案,简单的、学生易于接受的、教材设计贴近学生实际情况的,直接参照教材组织教学就可以;对难度大、思维要求高、解决途径广、需采集众人的智慧、能激发学习兴趣的问题和知识点,可以通过学案预习。课堂上层层引导讨论,适时组织合作交流,根据不同层次的问题,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展示,选择不同的小组代表(每次需不同)向全班交流集体成果,或对其他小组的结果提出异议,然后由师

7、生共同评价达成共识。坚决不让学生成为简单的“说客”“听客⋯‘看客⋯‘过客”。其实我觉得在新课改中我们要学习的不是“形似”,而是“神似”。导学案设计的基础,既要精心研究教材,注意知识的前后连贯,既要加强对旧知的巩固,又要引导学生对新知的渴求;还要清楚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新旧联系,做到由旧知带动新知,由熟入生。在教学实践中常出现这样的问题:导学案编制习题化,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而导学案”本身就是一份引导探索型的学习提纲,设计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