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715631
大小:18.07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6
《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格为社会活动的教育构成 人:包括 教育者(谁教);受教育得(教谁) 事:包括 价值目标(为何教);内容(教什么);过程与手段方法(如何 教);结果(教成如何) 现代教育问题是:大部分关注了“事”而忽视了“人”。对学生是具体的个体的人,在教育过程中,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经历,思维及学习方法等,没有清醒的认识。我们在教育活动中遗忘了“教育”。 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 --关于“教育”是什么的再认识 这是今天华东师大普教研究中心百期讲座,邀请叶澜教授所做的一个报告。真是有幸
2、,恰逢第一百期,我们才有幸又得以聆听叶教授的精彩演讲。 在社会发展的大潮中,我们看到有的人被时代的浪推着走,有些人茫然无措不知怎么走。那么在如此复杂的当今社会里,教育是什么?教师是谁? 叶澜教授将从以一四个方面来解读“教育”: 基于逻辑的判断 基于历史的审思 基于现实的反思 基于超越的重建一、基于逻辑的判断 1.1汉字 从甲骨文来判断,教强调内容,育则强调内在的蕴含和生成。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1.2定义表达 <中国在百科全书.
3、教育> “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此定义把教育定义为“活动”,把人没有当成独立的个体,而当成了笼统的人。另外,“凡是”一词的使用混淆了教育与教育影响的概念。 <美利坚百科全书> “从最广泛的意义来说,教育就是个人获得知识或见解的过程,就是个人的观点或技术得到提高的过程。” 突出了“个人”,而且把教育看成了“过程”。但教育应不仅仅是观点和技术的提高,忽视了教育的思想性和道德性。 德 沃尔夫岗.布列钦卡 “教育是人们尝试在任何一方面提升他人人格的行为。”“尝
4、试”一词,强调了主观意识和目的性,包含了对过程的探究和对结果的追求。其局限性在于“人格”一词。 1.2.2明晰定义的认识目标 划界:提示教育与其他事物的区别性特征,区别“教育”与“教育影响” 涵盖:教育的全部实质。 1.2.3重新定义(描述性) “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1.3基本要素1.3.1格为社会活动的教育构成 人:包括 教育者(谁教);受教育得(教谁) 事:包括 价值目标(为何教);内容(教什么);过程与手段方法(如何 教);结果(教成如何)
5、 现代教育问题是:大部分关注了“事”而忽视了“人”。对学生是具体的个体的人,在教育过程中,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经历,思维及学习方法等,没有清醒的认识。我们在教育活动中遗忘了“教育”。二:基于历史的审视 中国历史上教育的三次大转变(社会演化的综合效应)。2.1原始社会:教育的产生 从溶于生活到别于生活。(第一次)2.2古代社会:学校的产生与发展(第二次) 学校:独立的教育形态的出现。 学校制度的演变:私学到官学到科举 中国教育学的思想源头:教育思想与文献的积累。 *诸子教育理论的记载 <论
6、语><孟子><荀子> 程朱理学 黄宗羲 *教育思想与实践的专论 <学记><师学><学校> *用于教学的教科书系统2.2.4中国古代独特教育传统的形成。 X 法自然 立礼教 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尽人之性,与天地参) 易经:乾卦,象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王夫之:“天之生物,其化不息。”“未成可成,已成可革。”(日新月异,生生不息。) “性者,生也,日生而日成之也” 目前社会上掀起一阵国学热,对传统文化的复兴要持审慎的态度。当我们对一件东西强
7、烈需要时,说明它是当代社会的稀缺。但是不能全盘化,绝对化,唯一化! X 尊师道 化民俗 <学纪>“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论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关于“诲人不倦”我们时时在谈,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要关爱学生。但关于“学而不厌”,似乎已经忘却了。时代在发展,一旦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注定要一生学习。作为教师最大的幸福,就是职业要求我们不断学习,不断自我成长。只有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
8、即终身学习,自我成长才是防止职业倦怠的根本。 X 重学思 强践行 <论语>“学而不学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大学>格物致知 诚意正心 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 王夫之 “教必著行。” 思,是人要有学的需要。然后行,去学,在学中检验自己所思。醒,是反省,内化,内心成长的过程。通过反省才能形成新的学的需要。除了现有的知识,身边的许多事物都可以成为学习的资源。 X 贵自觉 成君子 孔子:“吾十有五而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