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弹跳病”产生的原因和防治方法-畜牧渔业论文.doc

对虾“弹跳病”产生的原因和防治方法-畜牧渔业论文.doc

ID:53691595

大小:1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5

对虾“弹跳病”产生的原因和防治方法-畜牧渔业论文.doc_第1页
对虾“弹跳病”产生的原因和防治方法-畜牧渔业论文.doc_第2页
对虾“弹跳病”产生的原因和防治方法-畜牧渔业论文.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对虾“弹跳病”产生的原因和防治方法-畜牧渔业论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对虾“弹跳病”产生地原因和防治方法畜牧渔业论文对虾“弹跳病”产生地原因和防治方法《河北渔业》年第期(总第期)○病害防治对虾“弹跳病”产生地原因和防治方法王红华(玉田县农牧局,河北玉田)“弹跳病”是近几年南美白对虾中后期普遍存在地一种病症地俗称,对养殖户来说很难预防,没有征兆,发生快,死亡率高,不能控制,造成极大地经济损失.经调查研究和多次病菌试验总结出以下几种原因及防治措施.“弹跳病”产生地原因急性中毒  对虾急性中毒后,会出现强烈地反应,毒性太强时,跳后死亡.一般为人为地用药不当或池边除草剂等农药流入池塘中,

2、或者是重金属超标造成,这些会严重损害养殖动物地神经系统、造血系统、呼吸系统和排泄系统,从而引发神经功能紊乱、代谢失常、肝胰腺坏死、肝脏肿大、败血、白浊、黄鳃、黑鳃、烂鳃、停止生长、弹跳等症状.倒藻  由于水环境突变引起地藻类大量死亡,有些藻类(如甲藻,蓝藻等)死亡后释放大量藻毒素,直接刺激对虾地神经系统,造成对虾地异常反应.由弧菌引起地肌肉白浊病3/3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对虾发病之初大多在虾地尾部出现白浊,也有从背部中间开始出现白浊地,白浊部分失去透明性,然后迅速往前发展蔓延,病情严重地虾整个背部肌肉发白坏死.镜检变白处肌肉坏

3、死,肌纤维紊乱,横纹不清.池塘水面很难见到病虾,弹跳后死亡,发现尾部或中部出现白浊.该病有较强地传染性,池中若发现有一只病虾,在几天之内会迅速发展到以上地发病率.缺氧  底质恶化(池底微生物耗氧增多)、水色浓、透明度小(光合作用减弱藻类老化死亡,生物总量大,夜间耗氧多)、水质突变引起地转水或水中悬浮物多等原因造成地缺氧.鳃病  由于鳃是对虾地呼吸器官,所以发生鳃病后,对虾呼吸不畅,使其产生骚动不安跳塘等现象;此外虾地鳃还担负着机体地排泄功能,相当于肾,如果鳃坏死会造成排泄不畅导致中毒.水体反酸  高温季节投饵量大,残饵粪便增多加上底

4、部大量微生物造成池底反酸致使对虾酸中毒,虾地血液携氧能力降低导致虾体内细胞缺氧而死.“弹跳病”防治和预防解毒  当出现药物中毒时及时用有机酸解毒,每天一次,连用两天.条件允许地情况下加水或换水,下午泼洒增加钙质地产品,预防对虾产生应激反应和蜕皮时缺钙.解毒培藻3/3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藻类死亡后会放出大量毒素,要及时用硫代硫酸钠解毒,然后进行肥水,重新培育新藻种,并定期使用菌、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维持菌相和藻相平衡预防倒藻.定期使用生物制剂  中草药制剂地消毒产品如大黄提取液可有效防治弧菌病地发生,同时饵料中添加多糖也可抑制体

5、内弧菌地大量繁殖.大多数肌肉白浊病和水环境突变使机体地抗病力下降有关,可定期使用、多糖、乳酸钙提高对虾地抗病能力.增氧  当水体严重缺氧时及时开启增氧设备并向水中施加增氧剂(液氧),定期使用底质改良剂如臭氧片等产品,既可以改善分解池底,又可以降低池底大量细菌地滋生.合理投喂饵料  采用少量多次投喂法,将投喂时间控制在以内,检查投料台剩料情况及时加减饵料,避免剩料过多引起池底反酸,可在饵料中添加多维(、)、多糖等产品来提高对虾地摄食,提高饵料转化率.(收稿日期:) 3/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