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结构工程质量通病及施工防治办法.doc

住宅结构工程质量通病及施工防治办法.doc

ID:53684346

大小:1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5

住宅结构工程质量通病及施工防治办法.doc_第1页
住宅结构工程质量通病及施工防治办法.doc_第2页
住宅结构工程质量通病及施工防治办法.doc_第3页
住宅结构工程质量通病及施工防治办法.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住宅结构工程质量通病及施工防治办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住宅结构工程质量通病及施工防治办法  一、施工现场:  (一)、模板工程:  1、楼梯踏步尺寸偏差大;  应对采取的措施:  在楼梯段底层钢筋铺设完毕,梯段横向模板安装后,要按照图纸要求核对踏步数量和尺寸,并通过两侧模板安装使之固定牢固。如果是高层建筑或质量要求较高的工程,需定制定型钢模施工,投入较大,但可保证工期和质量。  2、采用聚苯泡沫保温材料方式封堵剪力墙根部孔洞,混凝土漏浆严重,造成剪力墙根部出现空洞,露筋的严重质量缺陷;  应对采取的措施:  出现上述问题主要是楼板平整度差。在安装剪力墙模板前应对模板下部混凝土楼板进行抄平,对低于20mm以内的补

2、铺砂浆,超过20mm的用细石混凝土修补后,再进行模板安装施工。  3、模板支架扫地杆、水平横杆布置不符合规范要求;  应对采取的措施:  模板及其支架的选用必须经过计算,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自重、侧压力、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荷载,以及上层结构施工时产生的荷载。边支撑立杆与墙间距不得大于300mm,中间不宜大于800mm。根据工期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模板,保证按规范要求拆模。    (二)、钢筋工程:  1、实测结构板上部配筋保护层厚度普遍偏大,钢筋位置不符合要求;  应对采取的措施:  加强楼面上层钢筋网的有效保

3、护措施。楼面双层双向钢筋(包括分离式配置的负弯矩短筋)必须设置钢筋小马凳,其纵横向间距不应大于700mm(即每m2不得少于2只);对于ф8一类细小钢筋,小撑马的间距应控制在600mm以内(即每m2不得少于3只,无可靠保证时,应距剪力墙根部50mm处设置通长马凳),并在混凝土浇筑时派钢筋工随时跟班调整钢筋位置。  2、梁上、下部二排筋位移量过多;  应对采取的措施:  在施工前对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保证钢筋间距为一个受力主筋直径。钢筋绑扎完毕严格验收,未达要求的采取铅丝绑扎等措施,使之归位。  3、梁纵筋设计为单排,实际按双排布置;  应对

4、采取的措施:  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单排筋数量多,造成混凝土浇筑困难。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不得随意更改设计。确有施工难度的,必须经设计单位计算同意,并出具技术核定单后,根据核定要求进行施工。  4、剪力墙边缘柱内拉筋单边直钩,不符合抗震构造要求;  应对采取的措施:  在施工前对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随安装随调整,防治遗漏,保证两边拉钩达135°要求。钢筋绑扎完毕严格验收,未达要求的采用钢筋扳子,使之归位。  5、梁钢筋一端纵筋锚固长度不足;  应对采取的措施: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有两个:(1)、钢筋下料长度不足,未达设计要求;(2)、施工操作

5、工人责任心不强,钢筋放置位置不当,造成一头锚固长度长,一头锚固长度不足。在钢筋制作完成后对下料规格尺寸及时验收,对钢筋安装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必要时适当加大钢筋下料尺寸,保证钢筋锚固长度。  6、剪力墙钢筋出现较大偏位,阳台栏板钢筋偏移严重;  应对采取的措施:  在钢筋绑扎时,采取设置水平定位梯子筋定位措施,并使剪力墙钢筋和梯子筋绑扎牢固。在混凝土浇筑时安排钢筋工跟班随时对位移钢筋进行调整。  7、后浇带处板上部钢筋位移严重;未采取钢筋加强处理措施;  应对采取的措施:  精心制作后浇带处条形模板,保证条形模板的高度符合楼板结构层厚度,并在模板上开锯齿槽

6、与钢筋间距一致。后浇带处设计无加强钢筋设置的,施工前提前与设计协商,防止后浇带处楼板裂缝的产生。  (三)、混凝土工程:  1、墙、柱、梁板混凝土不同强度等级同时浇筑时,缺乏有效的施工措施,造成低强度等级混凝土灌入高强度等级混凝土设计区域;  应对采取的措施:  (1)、在墙、柱、梁板同时浇筑时,必须按先浇筑高强度等级混凝土构件,后浇筑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构件的顺序施工,必要时采取临时模板遮挡措施,防治低强度混凝土流入高强度混凝土构件内。  (2)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构件分别浇筑。  2、结构施工缝处在二次浇注前未进行剔凿处理;  应对采取的措施:  建筑物施工缝

7、无论是水平缝和竖向缝,在二次浇注前,均应对施工缝的浮浆和松散混凝土进行剔凿处理,并清理浮渣浇水湿润后,方可二次浇注混凝土。  3、楼板开裂;  应对采取的措施:  由于混凝土的泌水、骨料下沉,易产生塑性收缩裂缝,此时应对混凝土现浇板表面进行抹压;在混凝土初凝前应进行二次振捣,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两次抹压。  加强混凝土现浇板的养护和保温,控制结构与外界温度在25℃范围内。混凝土浇筑后,应在12h内进行覆盖和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小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的混凝土,不得小于14d。夏季应适当延长养护时间,以提高抗裂能力。冬季应适当延长保温和脱模时间,使其缓慢降

8、温,以防温度骤变、温差过大引起裂缝。现浇板养护期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