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mw抽汽式汽轮机旋转隔板卡涩问题分析与改进方案

200mw抽汽式汽轮机旋转隔板卡涩问题分析与改进方案

ID:5367451

大小:1.48 MB

页数:2页

时间:2017-12-08

200mw抽汽式汽轮机旋转隔板卡涩问题分析与改进方案_第1页
200mw抽汽式汽轮机旋转隔板卡涩问题分析与改进方案_第2页
资源描述:

《200mw抽汽式汽轮机旋转隔板卡涩问题分析与改进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解决方寨工艺,工鬟,赣具,诠颤,蝠黑,维髓,造日墨雹圆200MW抽汽式汽轮机旋转隔板卡涩问题分析及改进方案陈菲(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150046)摘要:旋转隔板常用于汽轮机抽汽机组调节汽轮机抽汽的参数,但电厂反映其易产生卡涩现象,为此,通过改进转环和汽封结构,达到了减小摩擦、防止卡涩的目的。关键词:旋转隔板;卡涩;转动环;罩壳;硬汽封;可退让式汽封中图分类号:TK26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2—2333(2014)04—0241—020引言板一样.这里不赘述。在lT业抽汽和小型供热抽汽汽轮机中,常常设计旋转动环分上、下半,为焊接结构,分别由5个零件加『[转

2、隔板用来调节抽汽。旋转隔板主要由隔板和转动环构后再焊接而成。焊接结构不可避免地产生应力,从而导致成,一般隔板直接固定在汽缸上;转动环固定在隔板上,转动环焊后变形。虽然精加工后转动环表面进行了找平,设计成隔板汽道相对应的不完全叶栅,通过油动机控但是随后在高温下运行,焊缝应力释放还是会导致整个转制转动环旋转角度,调节隔板汽道的大小,以达到控制流动环体有微小变形,致使转动环密封面不是一个平而。转量、调节压力的目的。非抽汽T况时转动环又可以旋转到动环的直径越大,这种微小变形导致的圆周方向密封面偏隔板汽道全开的位置,所以旋转隔板既可以起到隔板的差越大。最终导致其与隔板在圆周方向密封间隙不

3、均,有作用,又可以起到调节阀的作用。隔板和转动环之间有相的位置间隙大造成漏汽,有的位置间隙小造成摩擦。对转动,所以没置了专门的汽封来确保转动环之间可以罩壳上设置与罩壳一体的硬汽封,硬汽封与转动环小面积接触,既保证旋转时摩擦力小,油动机的荷载不至体间留有0-38~0.43mm于过大,又保证了旋转时转动环和隔板间能够实现良好的间隙,以确保转动时不的密封。从旋转隔板的作用可以看出来,它取代中压调节至于卡死。但是在运行时,阀,使机组结构紧凑、简单,所以旋转隔板在抽汽和供热由于热膨胀及汽流的作机组中使用很广泛.尤其是300MW以下机组。旋转隔板用,汽封间隙变小甚至贴虽有诸多优点,但是近些

4、年来有电厂反映老机组的旋转死,过小的间隙使罩壳与隔板有膏涩的情况发生。转动环有硬性摩擦,摩擦1问题分析力越大,油动机的荷载越某200MW工业抽汽机组改造时,业主反映旋转隔板大。在抽汽调节时转动不灵活,易出现卡涩现象,导致油动机2改进方案的提升力超过设计值。检修时发现转动环和转动环与罩经过上述分析可知,图2改进后的旋转隔板主环、隔板体密封面圆周方向间隙超差,有的部位间隙大,主要是由于转动环的焊接剖视图1.垫片2.罩环固定螺栓3.罩有的部位间隙小。仔细观察间隙大的表面有微小的汽流变形和罩壳硬汽封位置间环4.可退让汽封圈5.转动环冲刷痕迹,间隙小的表面隙变小导致出现卡涩现6.转动环位

5、销子7.隔板体有摩擦痕迹。检查转动环象,使油动机荷载超设计硬汽封有微小翘曲变形,值。改进后的旋转隔板如密封表面有磨损。判断为图3所示。转动环和转动环与罩环、首先,将转动环由原隔板体相互摩擦,致使转来的5个零件分别加工后动环转动不顺畅。焊接改为由1个锻件整体为此,对原转动隔板加工结构,这样就消除了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焊接导致的转动环变形,图l原旋转隔板主剖视图进行了改进。原旋转隔板减小了由于变形导致的间1.垫片2.罩环定螺衿3.罩主要由隔板、转动环和罩隙不均匀现象,见图3。其环4nT退让汽封圈5.转动环壳三大部分构成,见图1。次,去掉原罩环平衡腔室图3转动环原设计与改进6.转动

6、环位销予7.隔扳体后新设计对比图隔板的结构与常规隔的一体式固定汽封体,单机械工程师2014年第4期《241昭决方案E墨墨圆工2,工装,壤具,诌野,尬焉,维佑,改造末级动叶片创新工艺方案的研究孙成慧(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150046)摘要:对汽轮机末级动叶片加工工艺进行创新,借助原有四轴的加T;b量,给五轴精加工去余量,先加工汽道及装配面,然后再;bUT叶根,取得较好的效果。关键词:末级动叶片;喷丸强化处理;新工艺方案;毛坯重检;汽道型线;bum中图分类号:TG659;TK266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2—2333(2014)04—0242—020弓I言2改进

7、后新的工艺方案汽轮机末级叶片,尤其是大型机组的末级叶片几何是否可以采取逆向思维,以大面保小面,先加_T汽道尺寸大、结构复杂、叶片汽道相对薄,是标准的柔性叶片,型线及装配面各部位,再以加1好的基准而反过来加丁因而制造T艺复杂、检测难度高,并且涉及数控加工、测叶根型线呢?依此进行细化分析,先将汽道及凸台、叶冠量、材料、热处理等多个领域。针对末级叶片复杂的物理型线装配面一起加工,相对位置能有一个比较好的保证。特性.进行加工1二艺研究、制造设备研发及检测技术研然后再以加工好的汽道型线等定位加T叶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