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67099
大小:798.28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08
《日本减隔震技术的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减震技术日本超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新技术发展现状及思考崔鸿超(上海中巍结构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上海200135)[摘要]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地地震频发,相应的抗震技术也得到了长足发展。近几十年来,我国的结构抗震理论及相关国家标准的制订也逐步完善,保证了建筑物的抗震安全,但在抗震理论及技术方面仍有有待提高的地方。由于日本是个多地震的国家,频发的大地震在给日本带来灾难的同时,也促使日本的抗震技术得到迅速提高。介绍了日本抗震技术的发展及其最新抗震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运用,希望能对我国高层建筑抗震技术的发展有所借鉴。[关键词]地震;抗
2、震技术;减震;隔震;阻尼器Reflectionsonnewestseismictechnologiesappliedincurrentsuper-tallbuildingsinJapanCuiHongchao(ChinaMajestyStructureDesignOfficeCo.,Ltd.,Shanghai200135,China)Abstract:Sincehalfacenturybefore,seismictechnologieshavedevelopedrapidlyaccompaniedbythefrequente
3、arthquakesintheworld.Inrecentdecades,seismictheoriesandnationalstandardsinChinahaveimprovedgradually.Anditensurestheseismicsafetyofthebuildings,yettobeimproved.Duetoitismoreearthquakescountry,frequentearthquakesbroughtdisasterstoJapan,whichalsocontributedtotheJapan
4、’srapidprogressinseismictechnologies.DevelopmentofseismictechnologiesinJapanandthelatestapplicationoftechnologiesinsuper-tallbuildingsareintroduced,whichprovidereferencefordevelopmentofseismictechnologiesinChina.Keywords:earthquake;seismictechnology;energydissipate
5、dtechnology;seismicisolatedtechnology;damper1日本抗震设计发展的过程及现状即保有水平耐力计算,以保证大震作用下结构的安在1923年关东7.9级大地震发生的第二年,城全。采用分阶段进行设计:第一次设计是承载力计市建造法增加了水平震度为0.1的规定,同时对木算;第二次设计是层间位移、刚度、偏心率及保有结构、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增加了相应的构造要耐力的计算,并在确定地震作用中考虑了结构的延求,强化了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结构刚度及强度的保性。证。1950年,日本提出与短期容许应力强度相适应198
6、1年的新抗震设计法是20世纪日本结构抗的水平震度(当时日本抗震设计采用水平震度法,震技术发展的重新起草,此后建造的建筑,在1995其中“水平震度”相当于后来标准的地震力系数)年兵库県南部7.3级地震中损害较少。兵库県南部在16m以下为0.2,16m以上建筑高度每增加4m地震之后,正逢日本经济危机,大规模建设停滞,震度增加0.01,建筑限高为31m。1964年突破了震后的需要使抗震诊断补强技术有了很大提高。同31m之后又集中建造了50层左右的新宿高层建筑时日本对抗震结构的理论及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群,这是在经济大发展而抗震设计理
7、论不完备情况究,理论上提出了基于能量平衡原理的损伤控制设下的实践。1978年宫城県冲大地震之后,于1981计法,研制并完善了隔震及减震技术。2000年日本[1]年公布了新抗震设计法,提出抗震设计二阶段目政府公布了隔震设计的告示,在仍然执行以抗震设标,新抗震设计法主要有:1)加强了结构构造规计为主导的建筑基准法的同时,实际上已经开始按定;2)承载力计算时,在水准一地震作用下,构新的抗震结构理论及技术大量建造高层建筑(需由件强度不得超过短期容许应力强度;3)强化了层包含私人公司在内的审查机构审查,并取得国土交间位移角的限值规定;
8、4)提出结构平面偏心率及通省大臣认证)。楼层的抗侧刚度比限值规定;5)在世界上首次提近十年来,组合构件及高强度钢材、混凝土在出了水准二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设计要求。提出在工程中的运用进一步提高了高层建筑的建造水平。水准二,大震作用下结构极限状态的承载力计算,有日本资深专家认为,由20世纪初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