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670080
大小:78.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4-05
《道家思想及其现代意义.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道家思想及其現代意義--崔大華教授道家思想及其現代意義日期:1995年崔大華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哲學硏究所硏究員・所長摘錄:《學術論文網》內容提要:從道家思想的最初理論覺醒,從道家思想在中國歷史上哲學思潮的發展演變和人們的精神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在現代觀念背景下道家思想所獲得的理解和確認,都顯示出它可能會是屬於未來高文化、高理性人類的一種哲學選擇。正象多數學者所認爲的那樣,中國傳統哲學就其基本的理論內容來說,是由儒家、道家和佛家三個主要的哲學思想體系組成的。在當代'儒家思想作爲構成中華文化這一社會生活方式的觀念主體,其理論內涵
2、正在經歷著變遷和更新;佛家思想也在不斷地被賦予一種現代詮釋,繼續塡補著人們精神生活中的重要的信仰的空間。現代新儒學和現代佛學認真嚴肅地探索著這些問題。在現代觀念背景下,道家思想在獲得新的理解和確認的同時,則顯示出它可能會是屬於未來高文化、高理性人類的一種哲學選擇。本文試圖從道家思想的主要理論內容、歷史狀況和由此而發育出來的現代意義來簡要地闡明這一判定。在道家最早的、也是經典的著作《老子》、《莊子》中,都可以看到一種十分清晰的儒家思想觀念背景,這的確可以表明道家是在儒家之後興起的一種思潮或哲學思想體系。但是,在中國傳統哲學
3、中與儒家思想相比,道家思想仍然有它的獨立的源頭,具有軸心的丿性質。第一,道家思想具有獨立的、新的理論主題。先秦的原始儒學(孔孟儒學)的思想體系中有三彳最基本的範疇:“仁“禮”、“天命”,可以一般地界定說,“仁"是自我道德品性修養“禮"是倫理的、政治的行爲規範,“天命,,是指即使是最好的自我修養,最努力的規範踐履也改變不了的某種外在的客觀必然性。這三個範疇的內涵表明個人的、社會的、在個人與社會之上的超越的三個理論層面構成了儒家思想的整體。孔子說:“爲仁由己,而由乎人哉”(《論語•顏淵》),“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裡仁》)
4、不知命無以爲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气《堯曰》)C孟子也說:“仁義禮智我固有之”(《孟子•告子》上)「動容周旋中禮者,盛德之至也”产君子行法以俟命而已矣气《盡心》下)。原始儒學兩個最主要人物的這些爲我們所十分熟悉的語言,表明了一種徹底的理性自覺:一是對道德修養和踐履倫理規範的自覺,認爲倫理道德的實踐'正是人性的表現;這個實踐過程,正是人性完善的過程。一是對某種人所無法逾越、克服的必然性的自覺,承認它的存在,但不屈服於它的存在;人不能改變命運,但是對儒家來說,任何遭際也不能改變他以倫理道德規範爲準則和以踐履倫理道德爲中心的人
5、生實踐。所以,原始儒家思想的理論主題可以槪括地說,是喚醒人的道德自覺,召喚人的道德完成。儒家關注並努力以倫理道德爲契機來解決人在社會生活中發生的各方面、各層次上的問題。道家思想的理論主題與此不同。道家思想中的兩個基本範疇是“氣”與“道”、這兩個範疇構成了道家思想的形下(有形)、形上(無形)兩個理論層面。處於這樣理論結構中的道家,則是從人的自然的方面、人在自然中的處境來觀察、解決人的問題。道家認爲,“通天下一氣耳”,人如同萬物,也是“氣之聚”(《莊子•知北遊》),人的根本,人的所有只是內涵爲“氣之聚”的生命,社會生活中的諸
6、如倫理道德、工藝技巧等一切文化內容'對人來說都是多餘的“駢枝”、“贅疣”。我們從《老子》和《莊子》中可以看出,道家有極爲豐富而廣泛的生活智慧,但是道家不是用這些智慧將社會的文明吸收、融進自己的生命,使生命的內涵更豐富、更光彩,而是運用這些高超的智慧,極其理性地、超理性地(不是非理性)使生命從文明的膠纏中超脫出來,避免受其浸染,受其干擾,實現生命的寧靜而長久。道家思想中的“道”的內涵比較複雜,有時甚至顯得混亂,它包含了多方面的、多層次的哲學意念(哲學意念之外的語言學意義上的含義'我們在這裡不考慮)'但是我們用現代哲學觀念來
7、加以詮釋,還是可以把它解析清楚。從自然哲學的角度看,道家的“道”是指萬物的最後根源,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42章,以下凡引《老子》只注章數。),“道”是“天地根”(6章);同時八道”也存在於萬物之中,是世界的總體、整體,所謂“道無所不在”(《莊子•知北遊》),“道通爲一”,“未始有封”(《齊物論》)。前者是就宇宙生成論意義上說的,後者是就宇宙本體論意義上說的。從人生哲學的角度看,道家的“道”是指生活智慧(即“德”),“處眾人之所惡”,“功遂身退”皆是“道”的表現(8章、9章);“道'也是指最高
8、的精神境界,《莊子》中在描述了具有最高精神境界的理想人格(“真人”、“至人”、“神人”等)的許多具體表現後說,“是知之能登假於道者也若此”(《大宗師》),“苟得於道,無自而不可”(《天運》)'換言之‘這是一種絕對自由的精神境界。《老子》、《莊子》對“道”的這些論述,表明道家思想中的“道”雖然是一種無形的“實在”(“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