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前踢课程.ppt

跆拳道前踢课程.ppt

ID:53663791

大小:1.16 M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4-23

跆拳道前踢课程.ppt_第1页
跆拳道前踢课程.ppt_第2页
跆拳道前踢课程.ppt_第3页
跆拳道前踢课程.ppt_第4页
跆拳道前踢课程.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跆拳道前踢课程.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跆拳道跆拳道横踢技术教学基础部分一练习提膝翻跨(7分钟)(一)、教师示范(2分钟)(1)提膝动作要领:实战姿势开始。右脚蹬地,重心向前移至左脚,右腿屈膝上提,双拳置于胸前(如图)要求:身体要保持直立,大腿跟身体成90度,小腿竖直向下脚面崩直脚尖向下。重点难点:膝关节夹紧,向前提膝,尽量走直线解决办法:单腿提膝空中固定,练习提膝的稳定性和提膝动作的标准(30秒~3组)(2)翻跨动作要领:左脚前脚掌蹍地内旋,髋关节左转,右膝内扣,大小腿折叠,大腿至膝盖的延长线对准击打目标。(如图)要求:重心在支撑腿上,翻跨后髋关节打,开髋关节要往外送,身体支撑腿和折叠

2、起来的腿都是在一个直面上,折叠起来的大小腿要夹紧。转跨的同时支撑脚要旋转120度左右。重点难点:支撑脚外旋120度:髋关节往前送,身体与大小腿成直线解决办法:扶墙翻跨固定,练习腰跨力量,加强动作规范,形成动作记忆(30秒~3组)(二)、学生练习(5分钟)(1)教师动作师范带领学生跟着做,同时讲解动作名称和要领。(2)学生配对互相纠正错误。队形如图:****************▲****************设计意图:首先通过前面老师的领头作用得到强化,先示范2次让学生观摩然后在老师带领下练习。学生配对互相纠正在纠正的同时就稳固自己的动作还能锻

3、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三)学习弹腿、收腿连贯动作(15分钟)(一)教师师范(2分钟)动作要领:翻跨的结束动作开始右腿膝关节向前抬至水平状态,小腿快速向左前踢出;击打目标后迅速放松收回小腿。右腿落回原地成实战姿势。要求:弹腿要迅速,方向要稳定鞭打时要保持翻胯时的大腿方向腿尽量前伸,髋关节往前顺,身体与大小腿成直线。重点难点:弹腿发力脚背击打点解释办法:让学生侧卧地进行鞭打练习,循环练习(30×3组)解决弹腿时候的发力问题(二)学生练习(8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动作讲解动作要领,指导错误动作。(2)、学生扶墙自己配对练习互相帮助纠正腿型老师在一旁辅

4、助指导。(三)连贯动作(5分钟)(1)教师展示踢靶并讲解整体动作要领技巧。(2)学生自由组合踢靶。(队形:学生分组队形)设计意图:先由老师展示动作在学生中确立正确的动作标准,练习的时候边带领学生做,边讲解巩固印象,让学生扶墙互相纠正动作培养学生互相帮助的性格,连贯动作时老师流畅优美的动作,干脆利落的击靶效果可以让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让学生自由组合练习自由发挥感,是为了给他们一个宽松的训练气氛和空间。(1)立卧撑跳:身体向前,两脚尖和双手支撑身体。做一次俯卧撑,然后,屈髋收腹,两脚收之两手中间位置。同时蹬地起跳,身体腾空。反复每组15~30次做3组。(

5、2)收腹跳:身体直立,两脚同时蹬地原地起跳,身体腾空;随蹬地两脚迅速屈膝上提,两手由两侧抱紧双膝。随放即落。反复进行,每15~30次一组,做3组。(3)原地提膝:身体直立,一脚蹬地后迅速屈膝上提。提到最高位置放松落下。另一条腿同样上提。交替进行。每组50~80次,做3组。设计意图:为专项训练打好练好的基础。专项身体素质是跆拳道爱好者和运动员学习技术、掌握技术和运用技术的基础和保证。身体素质练习:(四)、结束部分(7分钟):1、放松(由老师带领整体静态伸拉)(每组动作静态保持30秒)五分钟队形如图:★△△△△△△△△△△△△△△△△△△△△△△△△△

6、△△△△△△△设计意图:运动后的肌肉是缩短的,而收缩的肌肉是较硬、较不具弹性的;但”缩短、僵硬的肌肉是无力的”,通过运动后伸展维持肌肉的长度与弹性是保持肌力的重要课题,尤其是超负荷的训练后,伸展绝对是一个不可忽略的过程。2、集合评课下课(2分钟)(1)集合整队总评学生学习情况。(2)向国旗敬礼,师生敬礼。(3)下课课后评价总结:因为学生条件和基础不同,所以本堂课只有部分学员,完成了跆拳道横踢的重难点认识和掌握,小部分初步掌握整体动作,还有部分学生需要下去多加练习。整堂课学生出现的问题有:提膝时的速度不够快,髋关节送不出去,髋关节灵活性不够,退队弹力

7、不足。解决办法:以后课堂练习时或准备阶段加入力量和专项素质的练习(如,行进间跑跳、沙绑腿、杠铃等),加强对胯部柔韧训练(如,牵拉、悬空控转腿等)弹力训练(如,皮筋训练、快速弹腿等)。谢谢!讲解:于庆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