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果红花油茶育苗造林技术探讨.doc

大果红花油茶育苗造林技术探讨.doc

ID:53653853

大小:6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05

大果红花油茶育苗造林技术探讨.doc_第1页
大果红花油茶育苗造林技术探讨.doc_第2页
大果红花油茶育苗造林技术探讨.doc_第3页
大果红花油茶育苗造林技术探讨.doc_第4页
大果红花油茶育苗造林技术探讨.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果红花油茶育苗造林技术探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大果红花油茶育苗造林技术探讨大果红花油茶又名红花大果油茶、南山茶,属山茶科山茶属小乔木。叶革质,椭圆形或长圆形,花顶生,红色,无柄,直径7-9cm,花瓣6-7片,阔倒卵形。果实为葫果,卵球形,直径4-8cm,果皮厚木质,3-5室,每室有种子1-3粒,种子球形、半球形或多边形,长,胚小,胚乳含丰富油质。大果红花油茶历来为我国主要栽培的油茶品种之一,我国特有的大果型油茶品种,是综合利用价值极佳的大果型红花油茶品种。大果红花油茶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南地区,具体在北回归线附近的广东、广西桂东南一带,赣南、湘南、闽中南、台湾、云南、贵州南部、四川南部可适量引种。其喜高湿的热带

2、亚热带气候,能耐短暂零度以下的低温,年最低温度在10°C以上,年平均温度在20°C左右、海拔低于800m的地区生长,高于1000米海拔地区可适度生长。对土壤要求不甚严格,一般适宜土层深厚的酸性土,PH值范围内都能生长,以PH值为最适宜地区。近年来茶油经济价值不断提高,大果红花油茶的推广种植范围也日益增加。大果红花油茶籽含油量较高,粗脂肪的含量为58%,而且出油率比普通油茶出油率高%,在%〜%。而且其茶皂素含量高,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啤酒发泡剂,高纯度的茶皂素可以入药,以80%的乙醇溶液作为提取剂,在温度为67°C下浸提3次,可从大果红花油茶籽茶籽仁中完全提取出茶皂素。大

3、果红花油茶的树形相当美观,花色鲜红,花期长,花多,适宜作城市绿化和公园观赏树种及退耕还林造林树种。其花期最长可达140天左右,从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极具观赏价值,通过加强管理措施,可以提早2〜3年始花结果,8年生幼树挂花率已达%。在林地周围放养蜜蜂,既可增加经济收入,又能满足油茶授粉的需要,提高结实率能实现大果红花油茶的价值最大化。近年来,大果红花油茶开始在森林公、碳汇林和景观李杨林带等重点生态工程上开始应用。综合来看,大果红花油茶适合用于食用油综合开发、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和生态公益林建设,是一个优良的多用途树种。但目前关于其播种育苗技术尚研究较少,本文对其种子采收

4、、贮藏和播种育苗进行详细介绍,并对其造林效果进行早期评价,旨在促进这一优良树种的推广种植,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1、材料与方法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广东省连平县忠信苗圃场,气候条件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和湿润,日照充足,雨、热季节长。年平均气温为。C,无霜期约250-270天,年均降雨量1800—1900mm,年平均相对湿度81%。成土母岩主要花岗岩、页岩及部分砂页岩,土壤为赤红壤,土壤pH值一般在之间,有机质含量2—3%。参试材料种子于广东省广宁县优良种源大果红花油茶人工林,平均树高,胸径,处于盛果期间。2、结果与分析种子采收与贮藏大果红花油茶一般1

5、0月份霜降前后果实成熟,果实成熟的标志是外果皮绒毛脫落,颜色变深、色泽变亮;种壳由黄色/红色变为褐色或深黑色/深红色,种仁变硬,由白色变为黄褐色,有光泽。人工采摘果实运至室内摊开阴干,作种用切忌置于阳光下曝晒,种子自然开裂后,取出种子。其播种可随采随播,即以秋播为好,发芽率较高。也可沙藏至来年春再播种,沙藏时应注意沙湿润程度,不可太湿,否则容易出芽,也不可太干澡,否则容易偿失发芽力。种子催芽处理与播种播种时,先进行催芽,一般用湿沙做苗床,先在室外平地上垫10cm厚湿沙,然后播一层种子,再盖上一层湿沙,厚度在3cm左右,一般每平方米可播种子二千粒,播种后用塑料薄膜覆盖

6、,既可保湿亦可保温。播后一般3至5天检查一次,视沙湿润程度再决定是否浇水,水份不宜太多,不可有浸渍现象,否则容易引起种子霉烂,15天以后注意种子发芽情况,20天左右即可移苗。移苗与苗期管理移苗营养袋以采用7X14cm规格为宜,基质配制为黄心土:火烧土:表土=6:2:2,并加入磷肥3%的磷肥。播种后20天左右种子开始萌动开裂,待其刚开始发根时移植,此时移植比较省工,成活率较高,可达到90%以上。移苗时在装满土的营养袋中间用小棍子打孔,胚根向下放入轻轻压实,然后再在上面盖上一层营养土,以浇水后种子不裸露为宜。移植后,马上浇足水分,用遮荫网或塑料薄膜覆盖,以后每天视土壤干

7、燥情况再淋水,待苗木出土后,可视天气情况,部分时段打开遮荫网或塑料薄膜,木质化到达一定程度可撤去保护设施。苗期水肥管理尤为重要,待苗木长出两片叶以后,可淡施肥料,以水肥为主,一般每星期施肥一次。苗期要及时除草,视土壤干旱情况及时排灌水。苗期很少病虫害发生,预防措施可采取每隔1-3个月间隔喷施一次多菌灵、托布津等杀菌药物,防止炭疽病等的发生。造林效果分析1年生苗木上山造林成活率80%左右,当年苗木基本不长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1年生苗木根系不发达,造林时营养土容易松散,种植后难于定根成活。2年生苗木上山造林成活率95%以上,当年树高米以上,2年生苗木根系发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