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方法比较

中日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方法比较

ID:5364786

大小:895.7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08

中日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方法比较_第1页
中日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方法比较_第2页
中日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方法比较_第3页
中日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方法比较_第4页
中日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方法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日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方法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41卷第5期建筑结构Vol.41No.52011年5月BuildingStructureMay2011*中日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方法比较123孙玉平,赵世春,叶列平(1日本神户大学大学院工学研究科,神户6578501;2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成都610031;3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北京100084)[摘要]从地震影响系数、水平地震标准作用、楼层剪力分布、设计内力、构造措施等五个方面对中日两国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方法进行了深入比较,并给出了算例对比。系统整理了两国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规范的差异,有助于我

2、国结构设计人员详细了解日本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特点,为改进和完善中国抗震设计提供借鉴。[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法;设计规范;二阶段设计中图分类号:TU3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48X(2011)05-0013-07ComparativestudyofseismicdesignmethodforreinforcedconcretestructuresinChinaandJapan123SunYuping,ZhaoShichun,YeLieping(1DepartmentofArch

3、itecture,GraduateSchoolofEngineering,KobeUniversity,Kobe6578501,Japan;2DepartmentofCivilEngineering,SouthwestJiaotongUniversity,Chengdu610031,China;3DepartmentofCivilEngineering,TsinghuaUniversity,Beijing100084,China)Abstract:Seismicdesignmethodsforreinforc

4、edconcretestructuresinChinaandJapanwereminutelycomparedinfiveaspects,includingseismicinfluencecoefficient,lateralearthquakeaction,distributionofthestoryshear,internalforcesfordesign,andthedetailingofearthquake-resistance.ThedifferencesbetweenChineseandJapan

5、eseseismicdesigncodeswerediscussedalongwithacasestudyonthreesampleframestructures,aimedathelpingstructuralengineersinChinatobetterappreciatethecharacteristicsofJapanesecode,andprovidingbackgroundsandinformationusefulinfurtherimprovingofChineseseismicdesign.

6、Keywords:RCbuildingstructure;aseismicdesignmethod;designcode;two-stagedesignmethods0引言强度,其中混凝土的容许抗压应力规定为混凝土圆日本早在1910年后期就开始建筑抗震研究,形柱体抗压强度的三分之一。成独具特色且被公认为最为严格的建筑抗震设计体1923年9月1日的关东大地震,给当时时髦的系。从地震作用水准的设定、组合、楼层剪力分布、砖混结构和石结构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80%以上设计内力和抗震构造措施等多个角度,对中日两国的砖混

7、结构和石结构震害严重,从此砖混结构和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比较,从而使结构从日本的新建建筑物舞台上消失。与此相比,我国设计和研究人员能够深入系统地理解日本抗震尽管还没有成型的结构抗震设计体系,当时刚刚起设计规范的基本方法,以利于促进和完善我国的建步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却经受了关东大地震的考验,[2]筑抗震设计。严重破坏率仅为10%左右,这使得钢筋混凝土结1日本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法的发展与现状构作为能抗震的结构开始得到日本社会的广泛认日本建筑抗震设计研究可追溯到1916年。东可。在吸取关东大地震教训

8、的同时,为进一步保障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1924年日本修改了京大学佐野利器博士在考察1906年美国旧金山大《市街地建筑物法》,震度法被正式采用,首次明确地震后经过研究,在1916年发表的论文“家屋耐震[1]要求城市建筑需按0.1以上的震度进行抗震设计,构造论”(建筑物抗震结构理论)中提出“震度”同时要求超过50尺(大约15m)的建筑须采用钢筋的概念,建议用震度乘以房屋重量来计算水平地震混凝土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