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灸疗法治疗腰突症.ppt

热敏灸疗法治疗腰突症.ppt

ID:53618529

大小:4.71 MB

页数:46页

时间:2020-04-22

热敏灸疗法治疗腰突症.ppt_第1页
热敏灸疗法治疗腰突症.ppt_第2页
热敏灸疗法治疗腰突症.ppt_第3页
热敏灸疗法治疗腰突症.ppt_第4页
热敏灸疗法治疗腰突症.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热敏灸疗法治疗腰突症.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田宁热敏灸疗法治疗腰突症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1热敏化现象的表现形式2热敏灸疗法的关键技术3热敏灸疗法的适应症4腧穴热敏化的规律5热敏灸治疗腰突症2一、热敏化现象的表现形式1、透热:灸热从施灸点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甚至直达胸腹腔脏器。31.透热:灸热从施灸点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甚至直达胸腹腔脏器;说明:艾灸腹部关元,患者感觉热感向深部渗透,显示骶部温度逐渐升高(如图中标记1处)42、扩热: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一、热敏化现象的表现形式52.扩热: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片状扩散;说明:艾灸患者双肺

2、俞,患者感觉艾热扩散整个背部。63、传热:灸热从施灸点开始沿某一方向传导。一、热敏化现象的表现形式73.传热:灸热从施灸点开始循某一方向传导;说明:艾灸双侧三焦俞,患者感觉热感向脊柱中间汇聚,并向下传导。8说明:落枕患者,艾灸肩井,艾热向颈部传导。94、局部不(微)热远部热:施灸部位不(或微)热,而远离施灸部位的病所处感觉甚热。一、热敏化现象的表现形式104.局部不(微)热远部热:施灸部位不(或微)热,而远离施灸的部位感觉甚热;说明:艾灸患者左侧肺俞,患者感觉左前臂外侧下段发热(图中1处所示)。115、表面不(微)热深

3、部热:施灸部位的皮肤不(或微)热,而皮肤下深部组织甚至胸腹腔脏器感觉甚热。一、热敏化现象的表现形式126、产生其他非热感觉:施灸(悬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酸、胀、压、重、痛、麻、冷等非热感觉;一、热敏化现象的表现形式136.其他非热感觉:施灸(悬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酸、胀、压、重、痛、麻、冷等非热感觉;说明:艾灸患者双侧肺俞,患者觉双手发胀感,TTM显示双手温度升高。14这些施灸部位产生的热、胀、痛等感觉发生深透远传,所到之处,病症随之缓解。我们称这种现象为腧穴热敏化现象,这些已热敏化的腧穴称为热敏点或热敏化

4、腧穴。15热敏灸疗法是基于热敏化腧穴热刺激以激发经气运行的一种新疗法关键操作技术:调定灸态确定灸位选择灸法施足灸量二、热敏灸疗法的关键技术16调定灸态:灸态就是艾灸时的状态,它包括环境、患者和医生三方面因素。概括来说就是静、松、匀、守四个字。静:静是指环境安静,心神安静。患者和医生都必须保持心神的安定宁静,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经络感传。松:松是指患者肌肉的放松。使机体处于最自然的状态,有利于激发经络感传。匀:匀是指患者呼吸匀而慢。均匀的呼吸有利于调整机体内环境,有利于增加机体反应的敏感性。守:守即是意守施灸点。这包括两个

5、方面:一是指患者应意守施灸点以利于经络感传的发生,二是指医者必须将艾热固守在热敏化穴上。调定灸态17灸位是指艾灸施术部位,是热敏灸疗法技术的关键。热敏点是热敏灸疗法的最佳作用部位。确定灸位18热敏灸的选穴原则在辨证选穴的基础上辨敏选穴高发区域病痛及其临近部位特定穴与疾病相关的经络循行部位与疾病相关的神经节段分布部位19艾条悬灸法是热敏灸疗法的最佳灸法,运用这种灸法能充分激发经气的感传活动,从而达到开通经络的目的。具体灸疗手法为:先回旋打基础继雀啄激经气再温灸通经络选择灸法20212223艾条悬灸分为单点灸、双点灸、三点

6、灸。单手双点灸双手双点灸回旋灸雀啄灸循经往返灸温和灸三角灸T形灸单点灸双点灸三点灸悬灸24即同时对两个腧穴热敏化进行艾条悬灸操作。双点灸双手双点灸单手双点灸25三点灸包括三角灸和T形灸,即同时对三个腧穴热敏化进行艾条悬灸操作。三点灸的适用部位为颈项部、背腰部、胸腹部,如风池(双)与大椎、肾俞(双)与腰阳关、天枢(双)与关元等。26灸量即艾灸的每次施灸剂量。施足灸量也是一个技术关键。最佳剂量是以完成灸性感传为度的灸量。不管时间长短,完成灸性感传所需的时间,就是一次艾灸所需的剂量。施足灸量271、凡是传统灸法的适应症都是新

7、灸法的适应症2、凡是产生了腧穴热敏化的病症都是新灸法的适应症目前我们已观察了对以下病症有良好的效果:感冒、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原发性痛经、盆腔炎症、男性性功能障碍、偏头痛、面瘫、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枕神经痛、疱疹后神经痛、脑梗塞、失眠、过敏性鼻炎、荨麻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网球肘。三、热敏灸疗法的适应症28四、腧穴热敏化的规律腧穴热敏化有其自身的出现规律,不能以经穴定位来替代。291、热敏点的出现率普查健康人群的结

8、果显示,热敏点出现率约5%,而对神经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等20种疾病进行艾灸腧穴观察,热敏点的出现率平均可达70%左右。寒证、湿证、瘀证、虚证中居多,急性病和慢性病均可出现。疾病痊愈后,热敏点出现率下降至10%左右。302、热敏点与经穴定位的关系腧穴热敏化作为一种疾病的病理反应,出现的部位与经穴定位不完全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