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物理驱动下地震流体识别研究

岩石物理驱动下地震流体识别研究

ID:5357576

大小:3.50 MB

页数:14页

时间:2017-12-08

岩石物理驱动下地震流体识别研究_第1页
岩石物理驱动下地震流体识别研究_第2页
岩石物理驱动下地震流体识别研究_第3页
岩石物理驱动下地震流体识别研究_第4页
岩石物理驱动下地震流体识别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岩石物理驱动下地震流体识别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5年第45卷第1期:8~21《中国科学》杂志社www.scichina.comearth.scichina.comSCIENCECHINAPRESS评述岩石物理驱动下地震流体识别研究*印兴耀,宗兆云,吴国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青岛266580*E-mail:xyyin@upc.edu.cn收稿日期:2014-05-19;接受日期:2014-08-26;网络版发表日期:2014-12-2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3CB228604)、国家油气重大专

2、项项目(编号:2011ZX05030-004-00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青岛博士后应用项目和中石化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资助摘要地震流体识别指利用地震资料对储层含流体特征进行识别与描述.含流体储层地震关键词岩石物理是地震流体识别的基础,是搭建储层弹性参数与物性参数的桥梁,是实现含油气储流体识别地震岩石物理层流体定量表征的重要发展方向.岩石物理驱动下地震流体识别研究有助于认识地下油气储地震反演层含流体特征及分布规律.文章概述地震流体识别及相关基础研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着重流体因子评述国内外岩石物理驱动下地

3、震流体识别研究的主要进展,探究地震流体识别研究面临的机遇,挑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表明,地震流体识别要以岩石物理及数值模拟为理论基础,发展有效的流体敏感参数构建及评价方法;以地震资料为数据支撑,形成有效的地震资料品质评价方法;以地震反演为技术保障,发展可靠的地震反演策略.地震流体识别,即利用地震资料对储层含流体保持成为了可能,而利用高于周围振幅的强反射振特征进行识别与描述,是勘探地球物理学研究的热幅寻找地下含气层的“亮点”技术在当时得到广泛研点和难点问题之一,究其原因是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究和

4、应用.随着研究深入,相继出现了“暗点”、“相位地下埋藏条件的复杂性以及相应地球物理数学特征反转”和“平点”现象等烃类识别方法(Backus和Chen,的多解性.岩石物理驱动下地震流体识别是在地震1975;Hilterman,2001).然而,随着实践中发现“亮岩石物理理论指导下将与孔隙流体有关的异常特性点”技术存在的局限性和多解性,振幅随偏移距的变表征为流体因子或通过地震岩石物理建立储层流体化特征(amplitudevariationwithoffset,AVO)得到国类型与弹性参数间的量化关系,利用地震资

5、料丰富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1982年,Ostrander提出了利用的振幅、频率、相位及其变化特征信息等实现流体因反射系数随入射角的变化来判识“亮点”型含气砂岩子反演或流体类型预测的过程.的技术,这标志着利用AVO技术进行流体识别的出地震流体识别始于20世纪70年代,也正是这种现.Ruthorford等(1989)把含气层AVO响应分为三类,利用地震资料直接进行储层流体检测的潜在应用价Castagna等(1998)将其分为四类,为AVO分析奠定值引起了地震处理和解释技术的重大变革,其中,地了基础.后期基于AV

6、O分析技术又发展了基于AVO震技术的数字化是变革的主要动力.地震技术的数截距和梯度交会图的烃类检测方法,AVO烃类检测字化使得采集到解释过程中的真振幅或相对振幅的因子方法等.目前,AVO分析技术仍是地震流体识别中文引用格式:印兴耀,宗兆云,吴国忱.2015.岩石物理驱动下地震流体识别研究.中国科学:地球科学,45:8–21英文引用格式:YinXY,ZongZY,WuGC.2015.Researchonseismicfluididentificationdrivenbyrockphysics.ScienceC

7、hina:EarthSciences,58:159–171,doi:10.1007/s11430-014-4992-3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5年第45卷第1期的主流方法之一.“亮点”和AVO属性分析技术作为密度低且斑块尺度相对较大时,含气饱和度的作用地震流体识别定性分析技术在实际生产中取得一定较为明显(Rubino等,2011).流体非均匀饱和对地震成效,然而,目前隐蔽型岩性油气藏和非常规致密储波传播和衰减也有很大的影响(Vogelaar和Smeulders,层的出现对地震流体识别方法带来了新的挑战(Yi

8、n2007).流体非均匀饱和时,纵波速度随含油气饱和等,2008;宗兆云等,2012b;Yuan和Wang,2013;印度的变化相对于流体均匀饱和情况下更加连续(侯波兴耀等,2014).随着地震反演理论的发展,特别是地等,2012),孔隙含油水比只含气时纵波速度传播更快,震岩石物理理论的崛起,在地震岩石物理驱动下,利含气饱和度增大,岩石的刚度降低,波速的低频极限用地震反演方法进行储层流体识别成为现阶段储层降低(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