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根腐病防治技术研究-论文.pdf

大豆根腐病防治技术研究-论文.pdf

ID:53566367

大小:98.34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4-18

大豆根腐病防治技术研究-论文.pdf_第1页
资源描述:

《大豆根腐病防治技术研究-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大豆根腐病防治技术研究高宏伟(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152062)摘要:本文介绍了绥化市北林区大豆根腐病的发生情况、发减轻病害。大豆根部根潜蝇为害,有利于病害的发生。病原因、综合防治技术以及防治效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为3大豆根腐病的综合防治技术绥化市北林区在大豆生产中根腐病的问题上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了有效地控制根腐病的发生和为害,根据多年试验、示范关键调:大豆;根腐病;综合;技术结果,针对根腐病的发病原因,提出了以农业防治为主,与化学药大豆是北林区三大主栽作物之一,也是国家大豆生产基地,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否则,难以取得良好

2、的防治效果。常年种植面积8O万亩左右,随着近几年大豆价格上升,大豆种植3.1农业防治面积逐年扩大,由于气象条件和重迎茬面积不断增加的影响,使3.1.1合理轮作,实行与禾本科作物三年以上轮作,严禁重大豆根腐病连年发生,局部发病较重。针对根腐病的发生特点和迎茬,以降低发病率。发病条件,从2009年开始推广以农业防治为主,与化学药剂防治3.1.2垄作栽培:垄作有利于降温、增温,不提倡30cm和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三年累计推广面积240万亩,取得了良45cm小垄栽培,垄距以67cm为宜,以减轻病害。好的防效和显著的经济效益,总增产大豆8472万,挽回经济3.

3、1_3适时晚播:适时晚播发病轻,并注意播深不超过5cm。损失22027.2万元。南部乡镇4月25~30日、北部乡镇5月1~5日播种为宜。1大豆根腐病的发生情况3.1.4低洼地块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以降低土壤湿度,我区从2008年开始进行大豆根腐病防治技术研究,重点以减轻病情。农业防治技术措施为主,在化学药剂防治方面全区推广使用了适3.1.5合理耕翻、及时进行中耕培土。实行三年轮翻一次,翻乐时和含有多菌灵、福美双、杀虫剂的种衣剂拌种并与化学防治深在25cm以下,为大豆根系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生育期及时进相结合,取代那些只含有杀虫剂单一制剂的种衣剂,使我

4、区大豆行中耕培土,促进地上茎基部新侧生根的形成,增强抗病能力。根腐病的发病率由过去30~40%减少到现在的5~7%,有效的控3.1.6施足底肥、及时追肥。大豆施肥做到平衡施肥,适宜氮制了根腐病的发生。2008年新华、兴福、张维、四方台、三井等大磷钾比例为1:1.3~1.5:0.7~1,有条件的亩增施1.5~2kg锌豆主产乡镇均有根腐病发生,尤其低洼地块发病较重。其中新华肥,尤其是应用多元复合液肥进行叶面施肥,弥补根部因病害吸乡红星村赵发家大豆田发病率为34.2%:四方台镇腰屯村刘国喜收肥、水的不足。家的大豆田发病率26.7%,造成了严重的缺苗断条现象,

5、直接影3.2化学药剂防治响了大豆产量。3.2.1应用含有多菌灵、福美双和杀虫剂的大豆种衣剂拌2大豆根腐病的发生原因种,每lOOkg种子用种衣剂1000~1500ml,可防治根腐病和根潜大豆根腐病是由多种真菌引起的病害,由尖孢镰孢菌、茄腐蝇。镰孢菌、立枯丝核菌、终极腐霉菌、禾谷镰孢菌和燕麦镰孢菌六种3.2.2适乐时拌种,每lOOkg种子用2.5%适乐时150ml拌真菌引起的,这些病菌多属土壤习居菌、所以根腐病为典型的土种。传性病害。3.2.3多福混剂拌种:每lkg种子,用50%多菌灵和50%福美2.1连作双可湿性粉剂按1:1比例,各2g,即种子重量的0.

6、4%药剂进行湿由于根腐病菌可以在土壤中腐生,在适于寄主植物(大豆等)拌种。条件下,病菌生育良好,繁殖快,使土壤中菌源数量增多,发病重。3.2.4应用大豆根保菌剂,每公顷所需大豆种子用1500ml近几年,我区大豆种植面积逐年增加,难以做到合理轮作换茬,重液剂拌种。迎茬面积逐年加大,导致根腐病大面积发生4防治效果及效益2.2土壤理化性应用以农业防治为主,与化学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土壤质地疏松,通透性好的,如砂壤土、轻壤土、黑土较粘重术,可有效防治大豆根腐病的发生,降低发病率,防效达90%以土壤及通透性差白浆土病害轻。而我区虽没有白浆土,但近几年上,2

7、009~2011年累计推广面积240万亩。经四方台、新华、三由于不能做到三年轮翻一次,大部分农户每年靠小型农机具整井、兴福等乡镇l6个点次测产调查,应用综合技术措施防治大豆地、或只用旋耕机旋耕,耕深不够,形成了严重的犁底层,土壤板根腐病的平均亩增产35.3kg,亩增收91.8元,总增产大豆8472结通透性差,有利于根腐病的发生。万kg,挽回经济损失22027.2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2.3土壤温、湿度会效益,为我区农业增产增收做出了贡献。大豆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适宜的温度为20~25℃,低于9℃参考文献:出苗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近几年,南部乡镇播

8、种过早,而这几年【1】李长松,赵玖华,杨崇良,尚佑芬,辛相启.我国大豆根腐病研播种期的温度又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