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针灸取穴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doc

不同针灸取穴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doc

ID:53559385

大小:6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04

不同针灸取穴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doc_第1页
不同针灸取穴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doc_第2页
不同针灸取穴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doc_第3页
不同针灸取穴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doc_第4页
不同针灸取穴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同针灸取穴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不同针灸取穴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的针灸取穴方式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穴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取穴基础上加取合谷穴和太冲穴治疗。比较两组颈椎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治疗时间、临床症状评分及临床疗效等。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0%较对照组的82.76%高,组间比较,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治疗后研究组在头晕、旋颈试验、肩颈痛等症状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2、,治疗时间、颈椎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常规针灸取穴治疗的基础上加取合谷穴和太冲穴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显著,明显促进颈椎功能的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关键词:针灸取穴;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分析椎动脉型颈椎病在骨科属于常见颈椎病类型之一,又称为颈性眩晕[1]。椎动脉型颈椎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约占颈椎病的20.0%〜30.0%;其发病率呈低龄化,且逐渐升高[2]。颈椎病在中医学上属于头痛、眩晕的范畴。目前临床对其使用针灸治疗的研究报道较多,但对疗效的报道不一。1资料与方法

3、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门诊收治的5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针灸取穴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主要临床症状为颈椎活动受限、后枕部疼痛、颈痛、头晕、头痛、眩晕、耳鸣、失眠、眩晕等。对照组患者年龄20〜65岁,平均(38.6±11.5)岁;男性16例、女性13例;病程在6个月〜10年,平均(5.2土3.5)年;研究组患者年龄在22〜68岁,平均(39.2±10.9)岁;男性15例、女性14例;病程在6个月〜11年,平均(5.5±3.6)年;两组研究对象在

4、上述资料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治疗方式:采用常规针灸取穴,取穴为:百会穴、颈椎颈夹脊(C3〜C7)、风池穴,患者取俯伏位或坐位,充分暴露颈部,放松颈部肌肉至松弛状态,常规酒精消毒后,采用28号1.5寸毫针快速刺入皮肤,得气后采用平补平泻针法,直至局部产生酸胀感,留针30min后起针,在此期间行针2~3次,1次/d,1个疗程为10次。研究组患者取穴为:百会穴、颈椎颈夹脊(C3〜C7)、风池穴,在上述基础上加取合谷穴、太冲穴进行针灸。患者取俯伏位或坐位,充分暴露颈部,放松

5、颈部肌肉至松弛状态,常规酒精消毒后,采用28号1・5寸毫针快速刺入皮肤,得气后采用平补平泻针法,直至局部产生酸胀感,留针30niin后起针,在此期间行针2〜3次,1次/d,1个疗程为10次。1・3观察指标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时间、颈椎功能恢复正常功能时间,并对临床症状及功能进行评分,包含症状持续的时间、程度及发作频率等,并进行组间比较分析[3]。1・4疗效评定标准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缓解,可正常参与工作和劳动,复查TCD提示椎动脉以及颈椎基底动脉的血流恢复至正常水平-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明

6、显改善,复查TCD提示椎动脉以及颈椎基底动脉血流明显加快,但未达正常水平-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变化,甚至加重,复查TCD未见明显改变-无效;总有效率为治愈率与有效率总和[4]。1.5统计学处理实验数据录入SPSS14.0专业统计学软件完成分析检验,计量时数据录入形式为(x±s),完成t检验,计数时数据录入形式为(%),完成秩和检验,当P<0.05时,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意义。2结果2.1两组临床疗效分析研究组治愈13例,有效14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愈9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本次研究取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数据对

7、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疗效进行展示,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见表lo2.2两组临床症状及功能分析治疗后研究组在头晕、旋颈试验、肩颈痛、治疗时间、颈椎功能恢复正常时间等指标的恢复上优于对照组,木次研究取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数据对两组研究对象的症状及功能评分进行展示,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见表2。3讨论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病变为椎基底动脉的供血障碍,此类疾病临床特点为眩晕,颈项转动时可发病[5]。木文研究中采用不同针灸取穴进行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说明加取合谷穴和太冲穴治疗较传统针灸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

8、著,温针灸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可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6],缩短治疗时间,有效促进颈椎功能恢复。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主要临床症状在治疗后显著缓解,主要是因为针灸选择颈夹脊穴为主,风池穴、百会穴等为辅,进行针灸科疏散风寒、通经止痛。百会穴位于机体的诚峰部位,针刺此穴位可有效升举清阳、醒脑开窍[7]。夹脊穴对应的椎骨下方为脊神经示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