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综采放顶煤回采技术

浅谈综采放顶煤回采技术

ID:5353315

大小:156.4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2-08

浅谈综采放顶煤回采技术_第1页
浅谈综采放顶煤回采技术_第2页
浅谈综采放顶煤回采技术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综采放顶煤回采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期山西焦煤科技No.32010年3月ShanxiCokingCoalScience&TechnologyMar.2010·技术经验·浅谈综采放顶煤回采技术①牛文平(西山煤电集团公司官地矿)摘要我国于1982年引进综采放顶煤技术,综放技术已经发展成为我国高产高效矿井建设的主要手段之一。2009年,西山煤电集团公司官地矿根据现阶段井下条件,引进了放顶煤开采技术,在该矿中四采区29401工作面安装使用。本文分析了综采放顶煤回采工艺,对支架进行设计选型计算。指出采用综放开采可以提高原煤产量,同时可以减少开采过程中煤炭的损失,提高煤炭回收率。为复杂地质条件机械

2、化开采工艺的推广开辟了新途径。关键词综采放顶煤开采;采煤工艺;煤炭回收率;支架;选型计算中图分类号:TD823.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0652(2010)03-0007-02西山煤电集团公司官地矿工作面可采储量割三角煤;机头(机尾)割通后,再次调整采煤机滚筒656946t,工作面由北一、北二及工作面切眼构成,其上下位置,向机尾(机头)割煤,随后追机移架、移溜,##中北一为正巷(上宽为3.8m,下宽4.6m,高度完成进刀。介于8煤与9煤层间距为0.35~#3.0m),走向长度563m;北二wj为副巷(上宽为1.87m,采9煤时,采取跟顶跟底

3、一次采全高。2.6m,下宽3.6m,高度3.0m),走向长度为637m;2)运煤:工作面采用两部SGZ-764/630型可工作面切眼长度为160.6m。弯曲刮板运输机,顺槽采用SZZ-830/315型转载机1采煤工艺(破碎机为PCM-160型)及SSJ-1000/2×200型主要生产工序:割煤→运煤→移架→推移前部运胶带输送机运煤。输机(推溜)→放顶煤→拉移后部运输机→采空区3)移架:工作面采用102架ZF7000/20/39型四处理。柱支撑掩护式低位放顶煤支架,支护切眼顶板;机头1)割煤:采用MG250/600-WD型双滚筒采煤2架、机尾3架ZFP72

4、00/20/35型四柱支撑掩护式低机双向穿梭式割煤,截深为600mm,采用手持无线位放顶煤排头液压支架及机头一组ZT13200/20/35遥控器的形式来操纵采机。根据工作面综合运输能型中置式两架一组式端头支架,支护端头顶板,采用力及拉架速度,顶板条件等确定采煤机的牵引速度。本架操作、及时拉移支架支护顶板。随着滚筒的旋转将煤破落,装入工作面可弯曲刮板运4)推移前部运输机:采用支架的推移千斤顶移输机。溜。随采煤机割煤追机移出10个架,且在前部输送进刀方式为往返割三角煤斜切进刀。当采煤机机处于“平、直、稳”的运行状态下开始移溜,移溜步距割通机头(机尾)后,随机

5、将输送机推移至煤帮,停机600m。移溜时,必须同时操作3~5个架的推移千调整采煤机左右滚筒的上下位置,然后,采煤机反向斤顶。移溜和拉架要协调,其弯曲度不大于3°~4°,沿输送机弯曲段向机尾(机头)逐渐进刀,行至距机头弯曲段长度应不小于15m。(机尾)30m以上,两滚筒截深都达到0.6m时,将输推移机头、机尾时,必须摆顺电缆、管线等,停机送机机头(机尾)弯曲段顶至煤帮成一条直线,并拉出作业,专人指挥,作业人员必须选择安全的位置操作。机头的端头架和排头支架(机尾3个排头支架);然后操作时禁止人员通行,严禁硬顶硬推,防止损坏设备。采煤机再次换向,调整滚筒上下位

6、置,向机头(机尾)5)放顶煤:采用单轮顺序放煤,放煤步距0.6m。①作者简介:牛文平男1967年出生1985年毕业于大同煤校助理工程师太原030022·8·山西焦煤科技2010年第3期利用顶板压力、支架尾梁上下摆动及回收插板等综合支架等设备配套情况来确定:方式松动顶板后进行放煤。放煤从机头(尾)第四架Lmin=d+eLmax=d+e+s开始逐架顺序放顶煤,端头顶煤随采随落。式中:6)拉移后部输送机。使用液压支架底座旁的液d—支架顶梁长度,m,取4.15;压千斤顶进行拉移后部输送机。放完顶煤后,距放煤e—梁端距,m,取0.34;点15m开始拉移后部输送机。

7、拉移步距0.6m,弯s—采煤机截深,m,取0.63;曲段长度不小于15m。L—控顶距,m。7)采空区处理:采用移架后采空区顶板自行跨Lmin=4.15+0.34=4.49m落法处理采空区。由于29401综放工作面两端头上Lmax=4.15+0.34+0.6=5.09m部浮煤落入采空区,需要进行阻化防火。确定最大控顶距为5.09m,最小控顶距为2辅助生产工序4.49m,平均控顶距为4.79m,放顶步距为0.6m。推移转载机→移皮带机尾→拉移电气系列车→4支架的设计选型计算采空区处理。本工作面选用ZF7000/20/39型四柱支撑掩护##1)推移转载机:桥式

8、转载机的拉移采用1、2、式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据查ZF7000/20/39型四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