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469611
大小:61.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4
《早期病灶清除联合药物治疗棘阿米巴角膜炎的疗效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早期病灶清除联合药物治疗棘阿米巴角膜炎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早期病灶清除联合药物治疗棘阿米巴角膜炎15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眼棘阿米巴角膜炎患者采用早期病灶清除联合药物治疗3〜6个月,随访6〜18个月。结果:15眼屮11眼症状消失,角膜上皮愈合,视力提高,2眼反复发作,2眼角膜坏死穿孔。结论:早期病灶清除联合药物治疗是棘阿米巴角膜炎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关键词]角膜炎;棘阿米巴;病灶清除;药物[中图分类号1R77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4(b)-056-01棘阿米巴角膜炎由阿
2、米巴原虫感染引起,常表现为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角膜溃疡,严重危害患者的视功能。它常与配戴角膜接触镜、接触污染的水源和角膜外伤有关。白1973年报道了世界上第1例棘阿米巴角膜炎Z后,随肴角膜接触镜的广泛应川及对本病认识的提高,棘阿米巴角膜炎已逐渐引起国内眼科学与寄生虫学界的LI益关注,但对本病的治疗仍是一大挑战。木院采用早期病灶清除联合多种药物治疗15眼棘阿米巴角膜炎,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1对彖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木院采用2000年1月〜2006年收治的14例15眼棘阿米巴角膜炎患者,其屮男6例6眼,女8例9眼,年龄17〜4
3、8岁,平均36.7岁,病稈3〜10d,视力指数/眼前-0.2,有角膜接触镜配戴史的6例7眼,植物或异物外伤史的5例5眼,无明显诱因的3例3眼。按病灶位于上皮或上皮下、基质浅层、基质深层,将溃疡分为浅、屮、深度。1.2方法1.2.1病灶清除术常规结膜下局部浸润麻醉后,显微镜下清除病灶坏死纟R织及周囤浸润水肿组织,切除范用在溃疡边缘外约1.0〜1.5mmo浅、屮度溃疡以将病灶组织基木切除为准。创面以0.2%甲硝哇注射液反复冲洗后,涂四环素眼膏,术眼包扎1do1.2.2术示药物治疗术示笫1天以0.02%洗必泰眼药水及0.1%己氧苯眯
4、眼液,新雷素眼药水交替点眼,每30min-次,用3d,24h不间断,然后改为白天1次/h,夜间1次/2h,用1周,以后逐渐减少用量,根据症状改善稈度,1个月后维持4次/d,持续3〜6个月。2结果随访6〜18个月,平均M个月,15眼屮11眼症状消失,角膜上皮愈合。视力20.5的3眼,0.5〜0.05的5眼,指数/眼前30〜0.05的3眼。2眼因治疗自行屮断角膜溃疡反复发作,2眼深度溃疡者角膜坏死穿孔,改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术示继续予药物治疗,症状改善;3例视力V0.05者,停药3个月后无复发,亦行穿透后角膜移植,视力提高。3讨论
5、3.1早期诊断角膜感染致病性棘阿米巴后,阿米巴原虫首先与角膜上皮细胞膜上的脂多糖结合,粘附在角膜上皮表面,Z后释放溶性酶类,使角膜上皮变薄,发生坏死,上皮屏障破坏,原虫即可佼入角膜基质,如未得到及时治疗,角膜浸润很快形成溃疡,英至坏死穿孔。早期诊断与联合用药是药物治疗的关键。感染者常伴明显的眼痛,出现“症状与体征分离”的现象。炎症反应侵及角膜基质示,形成斑状、半环状或环状浸润,部分患者有放射状角膜神经炎。临床主要以试验室检查明确病原学诊断,采用角膜刮片病原学与细胞学检杳、棘阿米巴培养及共焦工物显微镜观察等不难诊断。木组15例棘
6、阿米巴角膜炎屮,采用角膜刮片(10%蛍氧化钾湿封片)镜检找到阿米巴包囊4例,采川角膜刮取物病理检杳,以Giemsa-wtight染色找到阿米巴包囊的7例,采用原虫培养方法确诊的4例。角膜病灶屮含有大量的病原体,易致感染反复发作,早期病灶清除即可清除病原体,也可增加角膜对药物的通透性,为药物治疗提供有利条件。清创时应注意清创的范围和深度,对于浅、中度溃疡,清创要彻底,尽量消除病变组织及感染体,减少复发;深度溃疡切忌清创过深,以免引起角膜穿孔。3.2联合用药阿米巴以活动的滋养体潜伏的包囊形式存在。棘阿米巴包囊有双层囊壁,对理化因素
7、、消毒剂及抗菌药物抵抗力极强,感染者易复发,且常合并细菌感染,常需3种或3种以上生物火菌制剂联合应用。洗必泰属双H米类药物,是阳离子表血活动剂,可以和棘阿米巴胞膜的双磷脂融合,引起跨离了外流,造成细胞膜损伤,从而使棘阿米巴溶解死亡;新霉素具有类似洗必泰的作用,破坏棘阿米巴外膜,促进双咪类药物进入虫体发挥作川;己氧苯咪属有关•眯类药物,可以嵌入DNA结构屮影响多胺代谢,从而干扰棘阿米巴DNA合成,起到杀死棘阿米巴的作用,三者联合应用可增强疗效,减少副作用。局部频点上述生物制剂,既可对病灶或结膜囊内的病原体有冲洗作用,又可起到杀死
8、或抑制病原体的作用。国内有学者认为,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是治疗严重棘阿米巴角膜炎的有效方法,但由于国内角膜供体严重缺乏,许多患者不能及时手术,最终导致角膜穿孔等并发症发生,最后被迫摘除眼球,且受基层医院角膜移植术难以开展的条件限制,早期病灶清除联合药物治疗可缩短单纯药物治疗疗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