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表达技巧doc(最详细最实用)

高考诗歌鉴赏表达技巧doc(最详细最实用)

ID:5345754

大小:874.38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7-12-08

高考诗歌鉴赏表达技巧doc(最详细最实用)_第1页
高考诗歌鉴赏表达技巧doc(最详细最实用)_第2页
高考诗歌鉴赏表达技巧doc(最详细最实用)_第3页
高考诗歌鉴赏表达技巧doc(最详细最实用)_第4页
高考诗歌鉴赏表达技巧doc(最详细最实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诗歌鉴赏表达技巧doc(最详细最实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设题方式�(1)诗词中运用了那些表达技巧�表现手法��⑵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⑶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答题步骤:1.指出运用的表现手法;2.这种手法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3.运用该手法的作用。谨记�表达效果是为内容、结构服务的。1、为形象服务。写出形象的特点�使他(她它)生动逼真、形象可感、形神兼备。2、为意境服务。能营造出一定的意境�从而传达出作者的思想、精神境界。3、为主题服务。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诗词中的表达技巧都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思想感

2、情服务的,要围绕表情作用来答题。表达技巧的种类: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方式。它的含义非常广泛�简单说包括各种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写作手法�、结构技巧的使用。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及结构技巧�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一、关于表达方式表达方式亦可称为表达方法�是作者根据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运用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属于文章的整体的语言运用形式。二、

3、关于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一�修辞手法凡是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的方法或手段�都可称为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针对具体的句子而言的。修辞手法的种类很多�内容博杂。但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修辞手法�辞格�共有八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顶真、起兴等。�二�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也可称为表现方法�或表达技巧��凡是能使文章整体或部分产生鲜明强烈的印象�达到感染读者的艺术效果的手段或方法�都可视为表现手法

4、。主要着眼于使文章的整体或部分产生效果。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烘托、象征、用典、白描、蒙太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心理刻画、寓庄于谐、联想和想象等等。例题�简析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句的表现手法答�该句纯用白描手法�寥寥几笔就为我们勾勒出了田园生活图景�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三�区别与联系1、联系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都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2、区别�1�表现手法是用以增强文章的整体或某一部分的表达效果�修辞手法则是增强文

5、章中句子的表达效果�主要着眼于对句子的修饰。1�2�表现手法是从宏观角度表现文章的�而修辞手法是从微观角度表现文章的。3、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界限也不是绝对的比如�反复是一种修辞手法�但它如果间隔使用�对文章的整体表达效果就非常明显�也可视为表现手法�比喻、对比和衬托既是一种修辞手法�有时也可以是一种表现手法�等等。总之�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当某种修辞手法在文章中产生了一种整体的效果�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或是某种修辞手法在文章中反复使用后产生了整体的表现力�那么这种修辞手法也可视为表现手法。因而�

6、在解题时若问及表现手法时�也应当包括修辞手法范畴下的象征、比喻、对比、衬托、反复等。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经常接触到的概念�不可回避�我们必须在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认真体会�才能真正将它们区分开来�并娴熟地运用。第一节表达方式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诗歌中没有“说明”这一种)。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一般用于叙事诗的表达�以高中课本中《琵琶行》和《孔雀东南飞》为代表�而律诗和绝句当中也有出现�如�杜甫的《登岳阳楼》�“昔闻

7、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如�《孔雀东南飞》中对刘兰芝的描写�“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其中白描是诗歌鉴赏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例如�秦观的《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柳永的《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例1�“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析】这是诗的后两句�点出喜爱

8、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例2�“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东来未可知。”�杜牧《乌江亭》�【析】“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直接议论�后以“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东来未可知”之句作结�另出新意�使议论不抽象�不枯涩。例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例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例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