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63条感想.doc

给教师的建议63条感想.doc

ID:53446889

大小:22.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3

给教师的建议63条感想.doc_第1页
给教师的建议63条感想.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给教师的建议63条感想.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读《给教师的建议63》有感读了《教师要把学生的脑力劳动放在注意的中心》,摘录这样的几处精彩片段:1.按照一律化要求把一个课题包括的几节课都加以设计而做出来的计划之所以常常变成死的图表,首先是因为生动活泼的教育工作要求随时对10分钟以前还是觉得正确的、必要的东西做出创造性的改变和修正。这段话充分体现了课堂的灵活性,教师应该具备这样的“课堂再备课”能力,根据新的情况对原来的计划做出调整。在我听过的很多公开课上,教师准备充分,精心到准备好了每一个动作和每一句话,上课变成了“演戏”,课堂上原本生动活泼的语言变成了“台词”,课本和教具成了“道具”,课堂的主人——学生则成了这台戏中的“配角”,那“主角”

2、是谁呢?答案是教师。听这样的课,总的感觉是一个字——顺,教师说话顺,学生回答顺,师生配合顺,课堂进程顺,似乎没有任何“意外”或“不顺”的地方。可这样的“顺”就是“好”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条不紊地实施着自己的“计划”,沉浸在教师自己的思想中,却忘记了学生在认识的道路上遇到了哪些困难,看不到学生是怎么来感知他的讲述的。2.教师的真正的思维素养,就在于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教师就能找出一些工作方法和形式,使他能够看见学生的思路是怎样发展的。苏霍姆林斯基介绍了另一种课:教师始终注视着学生理解知识的过程,他不用等到下课后再去了解学生是否领会了教材,而是在课堂上就能看出学生脑力劳动的情况。他一边思考自己

3、所讲的东西和让学生理解的东西的含义,同时还在思考自己教育技巧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在自己所做的事情跟所收到的效果之间有着怎样的依存性?3.应当使学生感知、理解知识的过程,最大限度地包含学生从事的积极劳动在内。学生不应当单纯地听讲和思考,还应当动手做一些事。这句话,首先让我想到的是我们《新课程标准》的三维教学目标中在“知识和技能”之后的“过程与方法”,似乎与这句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动手做,做中学”的课题揭示的不也是这样的道理吗?4.学生的脑力劳动是教师的脑力劳动的一面镜子。教科书对于教师来说,应该是“他善于弹离的跳板而已”。如果某位教师在课堂上忠实地复述教科书,那就可以断定,这位教师距离教育工

4、作的高度素养的境界还相差甚远。      5.如果把掌握知识的过程比喻为建造一幢大房屋,那么教师应当提供给学生的只是建筑材料——砖头、灰浆等,把这一切垒起来的工作应当由学生去做。所以,苏霍姆林斯基并不主张教师把“难度”过分得化解,使一切变得明白易懂、毫无困难,那样学生会因用不着思考而变得不够机灵,理解力也会下降。只有让他自己去干一些“笨重的建筑工作”,经历思考的过程,他才会开始掌握知识。掌握——这个词意味着对事实进行积极的思考,对事物、事实、现象抱研究的态度。当学生能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的时候,才开始有积极的思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