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共享机制研究

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共享机制研究

ID:5341467

大小:345.4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08

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共享机制研究_第1页
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共享机制研究_第2页
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共享机制研究_第3页
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共享机制研究_第4页
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共享机制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共享机制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24卷第4期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Vo1.24No.42010年8月JournalofJilinProvinceEconomicManagementCadreCollegeAugust2010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共搴机制研究口梁慧超,齐晓丽,冯彦妍,孟祥伟(河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天津300401)[摘要]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是缓解居民健身需求与社区体育设施资源匮乏这一矛盾的有效方式。但在实践中,由于缺乏资源共享机制的支撑,使学校受到了资金、管理、安全等方面的困扰。运用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在探讨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属性、资源共享本质以及资源利用的制度安排基础上,

2、围绕资源共享各主体的权利、义务与利益,构建包含资源整合、成本补偿、税收减免与利益激励、安全保障与应急的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共享机制,根据共享机制的内容要求,以法律法规、政策、管理办法等三个不同层面的制度形式,为共享机制提供保障,从而使学校体育设施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并实现资源利用的高效率。[关键词]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共享;机制[中图分类号】G818.3;F1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657(2010)04—0099—05推进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体现了人们追求因此,运用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学校体育设施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价值观念

3、。继资源特性、资源共享的本质以及资源共享机制加以1995年国务院颁发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了研究,使学校体育设施在完成人才培养的社会职责各种国有体育设施都要向社会开放,加强管理,提高的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资源潜能尤为迫切。利用率之后,2006年,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确定一、资源共享的本质特征了12个市、区为首批试点区,推行学校体育设施资,资源共享课题在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源向社会开放,以缓解居民健身需求与社区体育设泛的研究,普遍认为是指互惠互利,它是一种每个成施资源匮乏的矛盾。⋯但在实践中,由于人们对资员都拥有一些可以贡献给其他成员的有用事物,并源共享的

4、本质特征缺乏足够的重视,惯以行政力量且每个成员都愿意和能够在其他成员需要时提供这推动资源共享,并存在着重社会价值轻经济价值的些事物的伙伴关系。资源共享也可以看作是资源在政策导向,致使困扰学校的诸如资金、管理及安全等拥有者和使用者之间进行流动的过程,资源共享的问题缺乏应有的保障,影响了学校将体育设施向社条件是:资源的拥有者愿意提供资源,使用者也愿意会开放的积极性,制约了资源共享的健康持续发展。接受资源并且不会损害彼此的利益。[收稿日期]2O1O__o1_30[基金项目]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项目编号:TJYY08—2—062)[作者简介]梁慧超(1968

5、一),女,山西省文水县人,河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99·资源共享的特点表现为所有成员分担、协作和三、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共享的制度安排共同参与,成员之间具有相互融合、一致或者“同舟在经济制度安排中,常常用经济效率来评价政共济”的关系。策导向的有效性。然而,对于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率资源共享追求的目标是通过各方利益差异的而言,既不能用传统理论中的“产出最大化”,也不“合作”到共享整体利益最大化的“融合”,实现资源能用消费者理论中的“效用最大化”来描述,而是将配置的社会整体效率最高。H单纯经济效率包含在内的社会经济效率最佳化。现有研究成果表

6、明,正是由于资源拥有的不对资源共享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根称性,才使资源共享产生需求。资源共享就是为解据资源属性,确定相应的经济制度安排,是保证资源决局部资源的稀缺性,而使资源在不同主体之间相共享的关键。互移动、重新整合,使资源整体平衡对称的过程。资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属于社会产品(或称社会资源共享是人们互利互惠的交换行为,它是经济行为,源)。西方经济学家又将社会产品分为公共物品、其本质是利益的交换。私人物品和准公共物品。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二、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共享面临的问题尔森对公共物品的经典定义受到多数学者认同,即:在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资源共享过程

7、中,受公共物品是指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错误的资源利用观念影响以及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推品。L6]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很少有物品能完全满动且缺乏具体操作机制,资源共享给学校带来的设足公共物品这两个条件,大多数物品只具有非竞争施损耗和管理等共享成本的增加未能得到应有的补性或非排他性这两种特性中的一种,这些物品通常偿与保障,特别是在涉及有偿共享时,没有成本核算被称为准公共物品。如果某物品在消费上既具有竞和收费规则,有时共享双方难以达到共识,严重影响争性又具有排他性,则称之为私人物品。据此,将学了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共享的实施;此外,对于安全等校体育设施资源作为准公

8、共物品进行分析较为方面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