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木兰高级中学高中物理 第二十章 光的波动性教案.doc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木兰高级中学高中物理 第二十章 光的波动性教案.doc

ID:53360287

大小:20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03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木兰高级中学高中物理 第二十章 光的波动性教案.doc_第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木兰高级中学高中物理 第二十章 光的波动性教案.doc_第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木兰高级中学高中物理 第二十章 光的波动性教案.doc_第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木兰高级中学高中物理 第二十章 光的波动性教案.doc_第4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木兰高级中学高中物理 第二十章 光的波动性教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木兰高级中学高中物理 第二十章 光的波动性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中物理第二十章光的波动性教案光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困绕了科学家们很长的时间。从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定律看,光很象是一种弹性良好的粒子流(用惯性、动量守恒解释)。而且,从光的折射方面考察,它和粒子之间似乎也有某种共性(譬如,网球往水中的折射,也会满足一个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之比为恒量的规律),因此,十七世纪,人们提出光是实物粒子流(粒子足够小、弹性足够好),持这种观点的代表是牛顿。但是,光在传播时,也有一些用微粒说不能解释的现象,如衍射、干涉、偏振等。这些都是波动的典型特征。于是,十七世纪中叶,就已经出现了光是一种波的学说,坚持波动说的典

2、型物理学家是(荷兰)惠更斯。一方面由于惠更斯的波动说确实存在缺陷(解释直进、在真空中传播有困难),另一方面,由于牛顿在十七~十八世纪形成的泰斗地位——虽然没有足够的理由表明牛顿是微粒说的顽固坚持者(事实上,牛顿本人就在1675年做了牛顿环的实验,并提出了“波具有周期性”的观点)——但微粒说一度占据了上风。甚至在整个十八世纪,波动说没有实质性地得到发展。到十九世纪,人们对于光的本性研究的手段更先进了,电磁场的理论也逐渐成熟。因此,在60年代,光的电磁波说被推了出来,它的代表物理学家是麦克斯维。由于麦克斯维的电磁波说和惠更斯的以太(弹性)波

3、学说有着本质的区别,在解释各种光学现象时也非常成功,因此,人们一度认为它已经足够完美了。但是,到十九世纪末,人们发现了光电效应,这使光的电磁波说遇到了空前的困难。在这种背景下,光的能量子说(光子说)应运而生,它的代表物理学家是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并不意味着电磁波说倒退到牛顿的微粒说(因为量子和弹性微粒是两个本质不同的概念)。由于光子说主要是偏重于解释光的能量传递方面的特征,实质上并没有否定光的电磁波学说(基于光的传播方向得出结论)。光究竟是什么?现在的权威性观点是:量子性和波动性都是光的属性之一,只是在某些条件下,某一个属性表

4、现比较抢眼一些;光是波动和粒子运动的矛盾统一体,这就是所谓的波粒二象性。而本章,我们主要介绍光的波动属性,以及相关的物理史实。7本章的知识点在高考考纲中都是A级。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有关本章的内容多以选择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命题几率较高的是光的干涉、衍射,其次是波长、波速和频率的关系,有时还与几何光学中的知识结合起来进行考查。§20~1光的干涉【教学目的】1、认识光的干涉现象及光产生干涉的条件2、理解(杨氏)双缝干涉形成的原理,以及条纹的特征3、知道实现光的干涉的途径并不是唯一的,了解薄膜干涉形成的原理,以及它在工程物理领域的应用【教学

5、重点】光产生干涉的条件,干涉条纹的特征【教学难点】(杨氏)双缝干涉形成的原理,以及条纹的特征分析【教具】(杨氏)双缝干涉仪,酒精灯,食盐,铁丝圈,肥皂水【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复习&引入复习提问1:波动只所以有别于粒子运动,其重要特征是什么?☆学生:能够发生干涉、衍射。复习提问2:什么是机械波的干涉?发生波的干涉的条件是什么?☆学生:两列波在叠加后,在空间形成稳定的振动加强和减弱的区域(而且它们彼此间隔);两列波的频率相等。7我们要确认光具有波动性,就必须拿出光能够干涉或衍射的事实。而根据刚才的物理学史介绍,在波动说已经提出的

6、前提下,整个十八世纪都没有得到发展。是不是观察光的干涉、衍射现象很不容易呢?答案是肯定的。一、双缝干涉为什么不容易,这得从两个角度去认识:一是干涉的条件是否容易达成,二是干涉现象形成后,其强弱的分布状况是否方便人们去观察。在第一个方面,就是一个难题。原来的一般的光源都含有多种颜色(即多种频率)的成分,即便是找到了“完全相同”的光源,但从发光的微观角度看,由于发出的光波具有不连续性(就不能保证相位差恒定),要保证它们能够发生干涉,也是很难的。光学上,把能够发生干涉的光源叫做——1、相干光源:频率相等、相位差恒定的光源称为相干光源。为了确保

7、这两个条件满足,人们想过很多办法,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是这样做的:将同一光源发出的光用一个只留两个孔(或两个缝)的挡板挡住,那么从这两个空(或两个缝)中射出的光就是相干光源了。干涉现象形成后,如何方便观察?这个问题复杂一些,让我们将实验完成之后,再做定量分析。2、双缝干涉演示:(杨氏)双缝干涉实验a、学生观察双缝;b、学生预测实验现象(教师配合草稿板图——机械波干涉分析——类比);c、学生观察干涉条纹…过渡:为了解决干涉现象形成后是否方便观察的问题,下面进入双缝干涉的定量分析——(请同学们注意,我们这里并不仅仅是解释为什么形成干涉条纹

8、——这一点,我们已经能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预测了——而是要研究怎样形成方便观察的条纹,这就涉及到一个条纹宽度的计算问题。因此,我们今天对光的干涉的研究比起机械波干涉的研究必须更为深入。)为了寻求条纹的宽度,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