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安徽省宿州市泗县二中2012-2013学年度高二数学下学期周考试题(二).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泗县二中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数学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函数的定义域为开区间,导函数在内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在开区间内有极小值点( )A.个B.个C.个D.个2.已知ABCD是平行四边形,且A(4,1,3),B(2,-5,1),C(3,7,-5),则顶点D的坐标为()A.(1,1,-7)B.(5,3,1)C.(-3,1,5)D.(5,13,-3)3.设函数若,则实数A.—4或—
2、2B.—4或2C.—2或4D.—2或24.若函数是奇函数,则=()A.0B.2C.2D.25.函数处的切线方程是()A.B.C.D.6.下列计算错误的是()A.B.C.D.7..在正方体中,M,N分别为棱和中点,则的值为( )(A) (B) (C) (D)8.若满足,则与满足()A.B.为常数-7-C.=0D.为常数9.若,则的值为()A.-2B.2C.-1D.110.已知函数f(x)=x2+ax+b-3(x∈R)图象恒过点(2,0),则a2+b2的最小值为()A.5B. C.4 D.11.已知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均和圆C:相切,且双曲线的右焦点为圆C的圆心,则该双曲线的方程为(A)(B
3、)(C)(D).12.函数的图象大致是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正确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3.已知下列命题(是非零向量)(1)若,则;(2)若,则;(3).则假命题的个数为___________14.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15.复数16.一物体沿直线以的单位:秒,v的单位:米/秒)的速度做变速直线运动,则该物体从时刻t=0到5秒运动的路程s为米。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17.(10分)已知数列{an}满足a1=1,(1)计算a2,a3,a4;(2)猜测an的表达式,并用数学归纳法加以证明。-7-18.(12分)若某产品的直径长
4、与标准值的差的绝对值不超过1mm时,则视为合格品,否则视为不合格品。在近期一次产品抽样检查中,从某厂生产的此种产品中,随机抽取5000件进行检测,结果发现有50件不合格品。计算这50件不合格品的直径长与标准值的差(单位:mm),将所得数据分组,得到如下频率分布表:分组频数频率[-3,-2)0.1[-2,-1)8(1,2]0.5(2,3]10(3,4]501(Ⅰ)将上面表格中缺少的数据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Ⅱ)估计该厂生产的此种产品中,不合格品的直径长与标准值的差落在区间(1,3]内的概率;(Ⅲ)现对该厂这种产品的某个批次进行检查,结果发现有20件不合格品。据此估算这批产品中的合格品的件数。1
5、9.(12分)如图三棱柱ABC-A1B1C1中,侧棱垂直底面,∠ACB=90°,AC=BC=AA1,D是棱AA1的中点.(1)证明:平面BDC1⊥平面BDC;(2)平面BDC1分此棱柱为两部分,求这两部分体积的比.20.(12分)如图,分别是椭圆:+=1()的左、右焦点,是椭圆的顶点,是直线与椭圆的另一个交点,-7-.(Ⅰ)求椭圆的离心率;(Ⅱ)已知面积为40,求的值.21.(12分)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1)求的值;(2)若cosB=,,求的面积.22.(12分)设函数。(1)当k>0时,判断上的单调性;(2)讨论的极值点。-7-数学答案一、选择题。(每
6、小题5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DDBADDBBCBAC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3.____3___.14.___.15.__-i___.16.________.三.解答题(17题10,18—22题每题12分)17.略18.【解析】(I)分组频数频率[-3,-2)0.1[-2,-1)8(1,2]0.5(2,3]10(3,4]合计501(Ⅱ)不合格品的直径长与标准值的差落在区间(1,3]内的概率为(Ⅲ)合格品的件数为(件)答:(Ⅱ)不合格品的直径长与标准值的差落在区间(1,3]内的概率为(Ⅲ)合格品的件数为(件)19.(12分)如图三棱柱ABC-A1B1C1
7、中,侧棱垂直底面,∠ACB=90°,AC=BC=AA1,D是棱AA1的中点.(1)证明:平面BDC1⊥平面BDC;(2)平面BDC1分此棱柱为两部分,求这两部分体积的比.解:(1)证明:由题设知BC⊥CC1,BC⊥AC,CC1∩AC=C,所以BC⊥平面ACC1A1.又DC1⊂平面ACC1A1,所以DC1⊥BC.由题设知∠A1DC1=∠ADC=45°,所以∠CDC1=90°,即DC1⊥DC.又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