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酸雨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初探.doc

我国酸雨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初探.doc

ID:53322325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3

我国酸雨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初探.doc_第1页
我国酸雨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初探.doc_第2页
我国酸雨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初探.doc_第3页
我国酸雨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初探.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我国酸雨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初探.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酸雨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初探张赞李代兴我国酸雨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初探张赘,李代兴(内江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四川)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消耗迅速增长,相应向大气环境排放的酸性物质大幅增加,中国长江以南成为继欧洲和北关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酸雨区。通过调查,发现我国酸雨面积和程度呈现继续扩大的趋势。最后,结合我国典型的硫酸型酸雨特征,提出了可行的防治酸雨的具体对策。关键词:酸雨;污染特征;成因分析中图分类号:X5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370(2011)08—0121—02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

2、人口剧增和城市化的趋势,化石燃料能源一一煤和石油等的消耗量日益增加,燃烧过程中排放的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越来越多,导致这些气态化合物在大气中反应生成硫酸和硝酸,这些酸性物质随雨雪等从大气层降落,形成“空中死神”一酸雨。酸雨对陆地生态系统和材料的危害及影响己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环境问题。一般将pH值<5.6的降水称为酸雨。酸雨不仅危害农作物、森林和草场,降低土壤肥力,酸化河流、湖泊,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而且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科学分析云和酸雨污染特征及其成因,对农业发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1我国酸雨现状研究1.1我国酸雨的分布状况

3、随着亚洲经济的高速发展,以我国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的广大地区为中心的亚洲地区已经成为继欧洲、北美之后世界第三大酸雨区。1974年我国在北京开始对酸雨进行监测,1979年后各省区陆续开展了这方面的监测工作。1979年初在贵州省的松桃县和湖南省的长沙市、凤凰县等地首先发现酸雨,此后又相继在重庆、上海、南京、常州等地监测到酸雨。尤其在1982年夏季,重庆市连降酸雨,降水pH值大都在4.0以下,导致了大面积农作物受害及建筑物的严重腐蚀。为了掌握酸雨分布,国家环保部门于1982年建立了189个观测站、523个降水采样点的酸雨监测网。观测记录发现我国

4、北方部分地区也开始出现酸性降水,如北京、天津、河北的秦皇岛和承德、山西的侯马、辽宁的大连、丹东、锦州、阜新、铁岭、葫芦岛、吉林的图们、陕西的}胃南和商洛、甘肃的金昌降水年均pH值<5.6。我国的酸雨区一般划分为华中、西南、华东和华南4个地区。华中酸雨区污染最为严重,其中以长沙、怀化、赣州、南昌为代表的湖南和江西省是华中酸雨区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区域,其中心区年降酸雨频率高达90%,几乎到了逢雨必酸的程度;华南酸雨区主要分布在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广东东南部和广西东部;西南酸雨区以四川的宜宾、南充、贵州的遵义和重庆市为中心;华东酸雨区则分布范围较广,覆盖江苏

5、省南部、浙江全省、福建沿海地区和上海,高酸雨频率和高酸度降水的城市比例仅次于华中酸雨区。目前,我国酸雨正呈蔓延之势,研究表明,我国pH<5.6的降水面积已由1985年的175万km扩大到1996年的384万km,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40%,11年中扩大了209万km,pH<5.6降水等值线也从长江以南地区大幅度地向西向北移动,越过了长江和黄河。酸雨监测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全国降水酸度总体上保持稳定状态,2000年以后降水酸度呈现出总体升高的趋势,到2005年,降水中的硫酸根和硝酸根的平均浓度分别升高12%和40%。重酸雨区的面积由2002年占

6、国土面积的4.9%增加到2005年的6.1%。1.2我国酸雨的化学组成及特点般情况下大气降水中阴离子为SO、NO一、cl一、HCO3一,阳离子为NH、Ca“、Na、K、Mg、H。研究表明对我国降水酸度影响最大的阳离子是NH和Ca2,阴离子是S04一和NO3一。文献引用A=[s0一]/[NO,]作为划分酸雨类型的特征参量,将酸雨分为3档:当A≤0.5时,为硝酸型或燃油型;当0.53为硫酸型或燃煤型。“两控区”政策的实施使得SO的排放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显著增加,另一重要的致酸物质NO的排放量却在持续增

7、长,并慢慢导致我国酸雨污染类型发生转变,由原来的硫酸型逐步转变为硫酸、硝酸混合型。位于沿海发达地区的厦门、珠海降水中硝酸根与硫酸根浓度大体相当,酸雨已是硫硝混合型酸雨,而内陆的绝大多数城市硫酸根浓度远大于硝酸根浓度,仍然是硫酸型酸雨。1.3酸雨防治的具体对策控制酸化的根本途径是减少或消除酸沉降的污染源,控制酸雨污染最根本的途径是控制SO和NO的排放。由于我国的酸沉降是硫酸型的,因此,硫沉降量的控制在我国酸沉降控制中占主导地位。我国政府主要围绕对SO的控制来进行酸雨的防治。通常s0的排放控制可在燃料燃烧前、燃烧中和燃烧后进行。2SO,的排放控制2.1燃

8、烧前的控制我国现在的主要能源是煤,并且短时期不会改变这种能源结构。在工业化国家应用较广泛的技术包括使用低硫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