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

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

ID:5330967

大小:161.11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2-08

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_第1页
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_第2页
资源描述:

《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吉挞医学2013年12月第33卷第34期·7183·4参考文献[4]黄旭梅,戴海岳,林苗.国产厄贝沙坦治疗伴微量白[1]张宇静.替米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降压作蛋白尿的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观察[J].心用[J].中国医药导报,2007,4(6):43.脑血管病防治,2010,23(2):612.[2]张会霞.联合用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5]刘建华.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6o例疗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1):399.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1,

2、24(11):89.[3]吴佩芬.钙离子拮抗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合理应用[J][收稿日期:2013—05—19编校:王丽娜].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8,16(3):26.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郭玉雪‘,胡英允(1.河南省新乡市新华医院,河南新乡453000;2.河南省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新乡453002)[摘要]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将IMT~>0.9r砌的高血压患者98例随机分为常规组(降压治疗)和治疗组(降压

3、治疗加阿托伐他汀)各49例,对比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结果:治疗组IMT、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略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o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降低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延缓或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根据2002年调查数据,我国18岁以上高血压患病率表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18.8%,按2006年我国人

4、I:1的数量与结构,估算目前我国约有2亿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动脉硬化又是大多数缺血性血管病的罪魁祸首,因此,治疗动脉硬化对预防缺血性血管病至关重要,本组报告旨在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硬化患者的疗效,现报告如下。注:两组间各项比较,P>O.05;ImmHg=0.1333kPa1资料与方法1.2.2观察方法:①治疗前及治疗后12个月分别采静脉血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1月一2011年12月期间门液检测肝、肾功能、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诊就诊高血压患者,

5、经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IMT(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②治疗前及治≥0.9nam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各49例。疗后12个月均于本院由同一位专业超声医师做颈动脉多普两组年龄、性别、血压、吸烟等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勒超声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从长轴和短轴各切面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排除标准:糖尿病患者、有动脉测量颈动脉、颈内动脉及其分叉部,取最厚处记录为颈动脉内硬化并发症患者、正在应用他汀类药物患者、肝、肾功能不全膜中层厚度。患者。1.

6、3统计学方法:数据用均数±标准差(i±表示,组问比1.2方法较用f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生活方式干预指导、控制危险因素、降压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阿托伐他2结果汀每晚餐时20mg121服,连续l2个月。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各项及IMT比较结果:详见表2。表2治疗前后血脂及IblT比较(孑±s)注:与常规组比较,①P<0.05,②P>O.05·7184·吉林医学2013年12月第33卷箍翅1检验结果:治疗后治疗组TC、LDL—C明显降低,差异有化、抗炎、延

7、缓动脉粥样硬化作用HJ。多个研究证明,阿统计学意义(P<0.05),HDL—C虽有所增高,但差异无统计托伐他汀可改善IMT,缩小斑块大小。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学意义(P>0.05);常规组治疗前后TC、LDL—C、HDL—c变组治疗后TC、LDL—C、IMT明显降低,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化无统计学意义。意义(P<0.05),与既往报道结果一致。因此建议所有高血压患者应常规检查IMT,根据检查结果决定是否给予他汀类药2。2超声结果:治疗后治疗组IMT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物治疗,从而降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

8、。(P0.05)。3讨论4参考文献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血管疾病,是全身缺血性血[1]王陇德.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一2002管疾病的重要发病原因,因此早期识别和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综合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3.对降低缺血性血管病有着重要的意义,亦对降低心脑血管病[2]王继业,江亚文.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无创检查及其临床意义[J].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