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30727
大小:188.83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2-08
《钻井液密度实时测量新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6卷第26期山西建筑V01.36No.26·120·2010年9月SHANXIARCHITECURESep.2010文章编号:1009—6825(2010)26—0120—02钻井液密度实时测量新方法郑明明鲍挺张思渊摘要:分析了国内钻井液密度的检测现状,提出了钻井液密度实时测量的新方法,即通过压力传感器对井下压力的实时测量,将返回数据进行处理得出井下实时的钻井液密度,并指出这一方法的实施将有力推动钻井工程的发展。关键词:钻井液密度,实时检测,传感器中图分类号:TU413文献标识码:A钻井液密度是反映钻井液质量的具体
2、参数,钻井液密度的变对密度值的影响很大,仅在地面测量便会存在很大误差,且钻井化直接影响着机械钻速、钻头寿命、孔壁稳定、孔内净化和预防孔液携带地层气体返至井口附近会急剧膨胀,可能导致井涌或井内问题等一系列钻井工程问题。在钻井工程中,根据实测的钻井喷,这类地面测量方法存在时间的滞后问题,并且很难真实反映液密度值可以及时反映孔底压力、计算孔隙度、显示油气层,对及井下实际情况,因此在井下实时测量钻井液密度就显得十分重时识别地层岩性,分析地层的可钻性,优选钻井参数等都有重要要。国内各油田综合钻井所用的测量钻井液密度的传感器受产的
3、意义,于是及时检测出钻井液密度就显得十分必要。品机械性能和技术性能的制约,还不能置于高压强振动环境中,1钻井液密度测量现状目前所采用的井下实时检测方法也不够成熟,迄今钻井液密度精确测量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现今广泛使用的钻井液密度的测量方法大多是在地面的压力、温度条件下,采用的点只有入口和返出口两个点,通过地面处2孔内实时检测钻井液密度新方法钻井液密度值近似估算所需要的井下密度值。但是地面的压力、2.1思路的形成温度条件不同于地下原始环境,地下复杂多变的温度和压力条件由液体的特殊性质可以将孔内环形钻井液柱隔离作为研究试
4、验均满足设计要求。贯入试验,桩体密实度良好,桩问土加固效果良好,振冲处理深度5.3标准贯入试验范围内全部消除液化,各建筑物均满足设计要求。3)该工程采用根据施工图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资料,该场地存在的①层和③层振冲法处理加固后,地基强度比较均匀。施工时采用统一的加密饱和砂土为液化土,液化等级按中等液化考虑。该试验除检测碎电流,当地基土软硬程度不同时,软弱土地区多填料,土质硬地区石桩对桩间土的加固效果外,主要检验通过振冲加固是否能消除少填料,通过置换率的大小的变化,使天然状态不均匀地基的强液化层的液化现象。由于场地范围内①层
5、吹填土经强夯处理后度变得均匀,这是振冲法优于其他地基加固技术的重要方面之一转变为非液化土层,所以本次试验主要检测③层饱和砂土的液化。4)振冲碎石桩对粘性土、砂性土地基的加固原理是不同的,问题,标准贯入试验共进行了70组,经试验判别,各建筑物均已对于粘性土,由于振冲不可能使饱和粘性土得到挤密,其主要起消除液化,桩间土加密效果良好。置换作用;而对于砂性土主要起挤密作用。5)本工程采用振冲法最后,综合评定本工程地基振冲加固效果结论,碎石桩桩体加固处理加密效果好,施工效率高,大大缩短了工期,减少了工程平均击数大于30击(厂外排
6、水沟桩体平均击数大于25击),桩体量,降低了工程造价。密实度良好,桩间土液化完全消除,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大于参考文献:350kPa,该工程质量良好,满足设计要求。[1]DL/T5101—1999,火力发电厂地基振冲处理技术规范[S].6结论及建议[2]TGJ79—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s].1)经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对该工程10个建筑物进行[3]GBJ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振冲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均[4]DL5024—93,火力发电厂地基处理技术
7、规定[S].大于350kPa,全部满足设计要求。2)经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5]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S].究院对该工程11个建(构)筑物进行重Ⅱ型动力触探试验和标准[6]GB50200—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ThereinforcementtreatmentofHuarunpowerplantsoftsoilfoundationvibroflotationonCaofeidianQINXiao-dongWANGZhan-youAbstract:Focusi
8、ngontheintroductionoftheHuarunpowerplantgravelpileprojectOnCaofeidian.Itdiscussesthereinforcementtheoryandconstructiontechnology.Testingandanalyzingthevibroflotationr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