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 专题21 地理计算能力.doc

2011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 专题21 地理计算能力.doc

ID:53306134

大小:1.48 MB

页数:18页

时间:2020-04-03

2011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 专题21 地理计算能力.doc_第1页
2011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 专题21 地理计算能力.doc_第2页
2011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 专题21 地理计算能力.doc_第3页
2011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 专题21 地理计算能力.doc_第4页
2011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 专题21 地理计算能力.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 专题21 地理计算能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21地理计算能力[高考命题展望]近年考试试题中的地理综合计算题,从解题思维过程上看,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提供信息材料,运用教材中相关地理概念、规律和原理加以计算;二是提供信息材料和计算公式(教材中未涉及的计算方法)来计算。具体有以下四种类型。1.图形计算综合题该类试题大多以示意图或统计图的形式展示地理信息,要求考生从图中提取有效数据信息,运用地理规律、原理,计算出相关的地理结论;并通过计算结果,分析、判断、评价相关地理信息。2.表格型计算综合题该类试题以表格形式展示地理数据信息,要求考生从表格中提取有效的数据信息,运用地理

2、概念、原理,通过数据的计算来分析、判断、评价相关的地理事物。3.图表结合型计算综合题该类试题以图像和表格相结合的形式提供地理数据信息,要求考生从图、表格中提取有效的数据信息,运用地理规律、原理通过数据的计算来分析、判断、评价相关的地理事项,是上述两种题型的综合。4.文字材料型综合题该试题以文字形式展示有关地理计算信息,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或材料中提供的有效计算信息加以计算得出正确的数据;或根据所得的相关数据推断地理结论。[主干知识串讲]地球地图比例尺纬度差地面高度图上距离计算自转公转恒星日太阳日恒星年回归年中心对称点的计算时区、区

3、时、地方时计算不同日期的分界线及范围的计算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计算气温气压梯度海拔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地球自转线速度的计算太阳直射点坐标的计算回归周期的计算地面高度绝对高度(海拔)相对高度的计算逆温的计算城市化水平的计算网络构建源:Ks5u.com]-18-用心爱心专心要点梳理1.地球和地图知识内容计算要求基本方法与技巧注意点地球①地理坐标(经纬度)②经线或纬线长度、球面距离①北极星的地平高度等于当地纬度②1º经线长为111km,1º纬线长为111cosφkm〔其中φ为纬度〕;球面距离是两点

4、所构成大圆的劣弧地图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2.等值线知识内容计算要求基本方法与技巧注意点等高线①绝对高度(海拔)和相对高度②陡崖高差①绝对高度(海拔)=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海水深度=某地低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两地海拔之差②陡崖高差(n-1)d≤△H﹤(n+1)d〔其中n表示陡崖等高线的重叠数,d表示等高距〕图示中的海岸线是0米等高线(即海平面)等温线①温差②气温垂直递减率③气温梯度①温差=相邻两条等温线的数值差②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每上升100m,气温下降0.6℃③气温梯度=单位距离的气温差气温梯度反映单位

5、距离之间的气温变化幅度等压线①气压差②水平气压梯度①气压差=相邻两条等压线的数值差②水平气压梯度=单位距离的气压差水平气压梯度反映风力的强弱3.地球运动规律知识内容计算要求基本方法与技巧注意点地球自转线速度①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②其他纬线上的自转线速度①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1670km/h②其他纬线上的自转线速度Vø=1670cosφkm/h〔其中φ为纬度〕南北纬60°的自转线速度是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的一半-18-用心爱心专心太阳直射点移动速度某一天太阳直射点纬度①太阳直射点一年移动4个黄赤交角的度数,每日大约移动0.26°(23.

6、5°×4÷365日)②具体以赤道或回归线为起点,根据距两分两至日的时间天数乘以每日太阳直射点移动的速度昼夜长短昼长或夜长时间①某地昼长等于所在纬线圈的昼弧度数除以15º②昼长=日落时刻-日出时刻③夜长=日出时刻×2赤道终年昼长为12小时。南北半球纬度相同的两地昼夜长短状况相反极昼、极夜范围地球上出现极昼、极夜的纬度范围出现极昼、极夜的纬度=90°-直射点纬度②极昼的纬度范围(与直射点同一半球):90°-直射点纬度→极点③极夜的纬度范围(与直射点不同半球):90°-直射点纬度→极点出现极昼、极夜的纬度与直射点纬度互余太阳高度和正午太

7、阳高度①某一时刻的太阳高度②正午太阳高度①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四周依次递减,其中直射点为90º,晨昏线上各地为0º②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H=90°-∣φ-δ∣(H为所求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φ为所求地纬度、δ为直射点纬度<夏半年取+值冬半年取-值>)或:H=90°-纬度差(所求地与直射点的纬度距离)直射点太阳高度为90º,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º4.时间知识内容计算要求基本方法与技巧注意点地方时某一时刻某地的地方时①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00,晨线与赤道相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00,昏线与赤道相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

8、时为18:00②经度每隔15º,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º,地方时相差4′(东加西减)①图示中找出12:00、6:00、18;00、0:00时刻所在的经线②正相对的两条经线,地方时相差12小时时区和区时①某地所在时区②某一时刻某地的区时①某地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